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偏头痛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偏头痛?

  •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经系统的疾病。

  • 本病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女性多见。

  • 本病的生,可能与遗传、某些食物和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

  • 根据头痛发作前有无先兆表现,分为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搏动性头痛,发作期间常伴有恶呕吐畏光、畏声、出等不适。

  • 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预防头痛复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 忍受剧烈的头痛,坐立不安,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并发癫痫脑梗死等。

  • 大多数偏头痛患者的预后良好。偏头痛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可在60~70岁时停止发作。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神经内科

为什么会得偏头痛?

偏头痛可能与遗传有关。失眠、某些物理因素刺激和药物等因素,可诱发偏头痛。

  • 遗传

    • 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

    • 如果家庭中,有成员患有偏头痛,那么其他成员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

  • 某些食物和药物刺激

    某些食物和药物,也可诱发偏头痛。
    • 食物: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和腌制食品、含乙胺的巧克力、含谷氨酸钠的食品添加剂等。

    • 药物:口服避孕药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

  • 其他因素

    强光刺激、过度劳累、节食、情绪不稳等也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

怎么知道得了偏头痛?

常在某些诱发因素下出现,发作有一定的规律,发作时症状相对较刻板,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搏动性头痛,发作期间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等不适。

  • 典型表现

    • 一侧或两侧的搏动性头痛。

    • 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后可缓解。

  • 其他表现

    • 恶心

    • 呕吐

    • 畏光

    • 畏声

    • 出汗

  • 先兆表现

    • 眼前出现暗点、闪光。

    • 或者眼前发黑、单眼看不见东西、单眼或双眼的一边看不见东西。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偏头痛?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 或磁共振,可以排除颅内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等,有助于医生做出诊断。

医生是怎么诊断偏头痛的?

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中偏头痛诊断标准如下:

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 符合以下3条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

  • 头痛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

  • 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

    • 单侧性;

    • 搏动性;

    • 中或重度头痛;

    • 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会主动避免此类活动。

  • 头痛过程中至少伴有下列1项:

    • 恶心和(或)呕吐;

    • 畏光和畏声。

  • 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 符合以下3条特征的至少2次发作。

  • 至少出现以下一种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

    • 视觉症状,包括性表现(如闪光、亮点或亮线)和(或)性表现(如视野缺损);

    • 感觉异常,包括阳性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表现(如麻木);

    • 言语和(或)语言功能碍;

    • 运动症状;

    • 干症状;

    • 视网膜症状。

  • 至少满足以下2项:

    • 至少1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时间≥5分钟,和(或)至少2个先兆症状连续出现;

    • 每个先兆症状持续5~60分钟;

    • 至少1个先兆症状是单侧的;

    • 头痛伴随先兆发生,或发生在先兆之后,间隔时间少于60分钟。

  • 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且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慢性偏头痛诊断标准

  • 每月头痛(紧张型头痛性或偏头痛性)≥15天,持续3个月以上,且符合标准的第二条和第三条。

  • 患者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无先兆偏头痛标准的第二条至第四条,和(或)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的第二条和第三条。

  • 头痛持续3个月以上,每月发作≥8天且符合下列任1项:

    • 无先兆偏头痛标准的第三条和第四条;

    • 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的第二条和第三条。

  • 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偏头痛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 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紧张型头痛、症状性偏头痛等疾病表现相似,不易区分。

  • 如果出现一侧或两侧剧烈的头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怎么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预防头痛复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饮食。

药物治疗

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偏头痛有哪些危害?

  • 患者常因难以忍受剧烈的头痛,而坐立不安,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 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并发癫痫、脑梗死等。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 大多数偏头痛患者的预后良好。

  • 偏头痛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可在60~70岁时停止发作。

怎么预防偏头痛?

  •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注营养均衡,少食奶酪、巧克力、腌制食品等。

  •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 避免强烈的光线刺激,如不要直视霓虹灯,日照强烈时,外出应佩戴太阳镜。

概述

偏头痛多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作的搏动性头痛,发作前可伴视觉、体觉先兆,发作时常伴呕吐。女性多发,约为男性的3~4倍,多在青春期起病,发病年龄25~34岁,少数发生于儿童期或中年后。

病因

1.遗传
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患者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发生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
2.内分泌与代谢因素
女性多见,始于青春期,常在月经期发作,妊娠期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提示内分泌与代谢的影响。
3.饮食与药物
某些食物可诱发偏头痛,如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反腐剂的肉类如热狗或熏肉,含乙胺的巧克力,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味),红酒等。
4.精神因素
禁食、情绪紧张、强光均可诱发。

临床表现

偏头痛主要包括有先兆的偏头痛和无先兆的偏头痛两大类。此外还有7种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1.有先兆的偏头痛
也称典型偏头痛,占偏头痛的15%~18%,多有家族史。典型病例发病过程分为三期:
(1)先兆期  发作前出现短暂的先兆,如视觉先兆:闪光、闪烁的锯齿形线条、暗点、黑蒙和偏盲等;还可有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如轻偏瘫失语等,但相对少见。先兆可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
(2)头痛期  在先兆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约2/3的患者为单侧,1/3为双侧或两侧交替。也可表现为全头痛、单侧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枕部头痛等。头痛常从额部、颞部及眶后部开始,向半侧或全头部扩散。典型有颞浅动脉明显搏动感,常伴有恶、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怖及疲劳感等。患者静卧于暗室,睡眠后减轻。头痛持续2~10小时,少数可达1~2天,儿童持续2~8小时。发作频率可每周、每月或数月,发作次数不等。发作间歇期多无症状
(3)头痛后期  头痛消退后患者常表现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好转。
2.无先兆的偏头痛
也称普通偏头痛,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相对于有先兆的偏头痛,缺乏典型先兆,常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伴呕吐。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本型偏头痛常与月经有明显的关系。与有先兆偏头痛相比,无先兆偏头痛具有更高的发作频率,可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常需要频繁应用止痛药治疗。
3.特殊型偏头痛
(1)偏瘫型偏头痛  少见。多在儿童期发病,偏瘫可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单独发生或伴偏侧麻、失语,偏头痛消退后偏瘫可持续10分钟至数周不等。
(2)基底型偏头痛  或称为基底动偏头痛。儿童和青春期女性较多见,发作可与月经有关。多有家族史,家族成员可患此型或其他类型偏头痛。其常见视觉先兆:如闪光、暗点、视物模糊、黑蒙和视野缺损,持续20~30分钟出现枕部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头痛持续数小时至1天,睡眠后缓解。其还可因椎基底动脉缺出现干和颞枕叶症状:如眩晕、视物成双、眼震、耳鸣、言语不清、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共济失调(身体协调性下降、不能保持平衡)、识改变(嗜睡)、跌倒发作和黑蒙等;多次发作后可导致基底动脉或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
(3)复杂型偏头痛  偏头痛伴先兆延长。症状与有先兆的偏头痛相同,先兆在头痛发作中持续存在,延续1小时乃至1周。此类型需做磁共振检查排除脑内病变。
(4)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较少见,患者多有无先兆的偏头痛史。在偏头痛开始发作或发作后渐趋消退之际出现头痛侧眼睛肌肉瘫痪,动眼经最常受累,可同时累及滑车、展神经,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复发多见于同侧,多次发作后瘫痪可持久不愈。此类型应注意除外颅内动脉瘤和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5)视网膜动脉型偏头痛  多见于有先兆偏头痛病史年轻人,可能为视网膜动脉痉挛所致。常出现单眼黑蒙伴闪光性暗点先兆,可有视力范围下降。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水肿
(6)晚年型偏头痛  45岁后发病,发作性头痛伴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失语或言语不清,每次发作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相同,持续1分钟至72小时。此应注意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偏头痛等位症  表现发作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引起的血管功能碍。极少数情况,老年人和儿童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自主神经症状,如眩晕、呕吐、腹痛腹泻、肢体和关节痛等,不伴头痛发作或与头痛交替出现。

检查

1.验室检查
如血、尿常规、电解质及脑脊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2.其他辅助检查
脑电图、脑血流图、颅脑CT或MRI,必要时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均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诊断

国际头痛协会(1988)的偏头痛诊断标准:
1.无先兆的(普通型)偏头痛
符合下述两至四项,发作至少5次以上。
(1)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者)。
(2)具有以下至少2项特征: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中至重度疼痛(影响日常生活)④上楼或其他类似日常活动使之加重。
(3)发作期间至少有下列1项:①恶心或呕吐②畏光和畏声。
(4)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无器质性及其他系统代谢性疾病证据,或经相关检查已排除;或虽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偏头痛初次发作与该病无密切关系。
2.有先兆的(典型)偏头痛
下述两项至少有2次发作。
(1)具有以下至少3项特征:①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表现局灶性大脑皮质和(或)脑干功能障碍;②至少有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持续4分钟以上;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症状;③先兆症状持续时间小于60分钟,但有一个以上先兆症状时,持续时间相应延长;④头痛发生在先兆后,间隔小于60分钟(头痛可与先兆症状同时发生)。
(2)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无器质性及其他系统代谢性疾病据,或经相关检查已排除;或虽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偏头痛初次发作与该病无密切关系。

治疗

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1.发作期的治疗
(1)轻中度头痛  单用NSAIs可有效,如无效再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阿片类制剂如哌替啶对确诊偏头痛急性发作亦有效,因其具有成瘾性,不推荐常规用药,但对于有麦角类制剂或曲普坦类应用禁忌的病例,如合并有心脏病、周围血管病或妊娠期偏头痛,则可给予哌替啶治疗以终止偏头痛急性发作。妊娠期偏头痛只能用阿片类如哌替啶治疗,其他药物会增加胎儿畸形风险或妊娠并发症。
(2)中重度头痛  可直接选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以尽快改善症状,部分患者虽有严重头痛但以往发作对NSAIDs反应良好者,仍可选用NSAIDs。
(3)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是偏头痛突出的伴随症状,也是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合用止吐剂(如甲氧氯普胺复安肌内注射)是必要的,对于严重呕吐者可给予小剂量奋乃静氯丙嗪。有烦躁者可给予苯二氮䓬类药物以促使患者镇静和入睡。
发作期常用药物:①非特异性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阿片类药物。②特异性药物:如麦角类制剂和曲普坦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布洛芬等。阿片类药物:如哌替啶。麦角类制剂:麦角胺和二氢麦角胺(DHE),能终止偏头痛的急性发作。曲普坦类:常用药物有舒马曲普坦、那拉曲普坦、利扎曲普坦、佐米曲普坦、阿莫曲普坦。
2.预防治疗
适用于频繁发作,尤其是每周发作1次以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急性期治疗无效,或因副作用和禁忌证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者;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特殊变异型偏头痛,如偏瘫性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或偏头痛性梗死等。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1)非药物治疗  主要是加强宣教,使患者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帮助患者确立科学、正确的防治观念和目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并避免各种偏头痛诱因。诱发因素有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缺少睡眠、噪音和强烈气味;乳酪和红酒等食物饮品。
(2)药物治疗  ①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②钙离子拮抗剂,如氟桂利嗪维拉帕米;③抗癫痫药,如丙戊酸托吡酯加巴喷丁;④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米嗪氟西汀;⑤5-HT受体拮抗剂,如苯噻啶。其中,普萘洛尔、阿米替林和丙戊酸三种在结构上无关的药物,是预防性治疗的支柱,一种药物无效可选用另一种药物。

预后

大多数偏头痛患者的预后良好。偏头痛可随年龄的增长而症状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可在60~70岁时偏头痛不再发作。

预防

1.饮食保健
忌食引起偏头痛的食物:
(1)含高酪胺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奶制品。
(2)动物脂肪,其诱发偏头痛占全部食物因素的49.8%,严格控制可防止偏头痛发作。
(3)酒精饮料:特别是红色葡萄酒,白酒,柠檬汁,柑橘,冰淇淋等。
(4)牛肉香肠,肉类腌制品,酱油等。
2.生活保健
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防治亚健康状态等。找出头痛诱发及缓解的因素,并尽可能避免。如避免某些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饮食。不论是在工作日,还是周末抑或假期,坚持这些方案对于减轻头痛发作非常重要,接受这些建议对30%患者有帮助。另有人倡导有规律的锻炼,如长跑等,可有效地减少头痛发作。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秒懂视频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偏头痛?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偏头痛?

怎么知道得了偏头痛?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偏头痛?

医生是怎么诊断偏头痛的?

偏头痛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有哪些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怎么预防偏头痛?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