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丛集性头痛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丛集性头痛?

  •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少见的经系统的疾病。

  • 男性多见,约为女性的4~5倍。平均病年龄为25岁。

  •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 本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像刀割一样,而且每天发作的时间几乎一样。还常出现眼结膜充血上睑下垂面部潮红流泪鼻塞等不适。

  • 急性发作,可以通过吸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头痛。

  • 患者常因难以忍受剧烈的头痛,而坐立不安,严重影响生活的工作。

  • 丛集性头痛疼痛剧烈,无法根治。通过药物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一些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神经内科

为什么会得丛集性头痛?

下列因素可诱发丛集性头痛:

怎么知道得了丛集性头痛?

根据病情长短,可将本病分为发作性和慢性。

  • 发作性丛集性头痛:头痛间歇期大于1个月。

  • 慢性丛集性头痛:头痛超过1年或缓解期小于1个月。

本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像刀割一样,而且每天发作的时间几乎一样。还常出现眼结膜充、眼皮下垂、面部潮红、流、鼻塞等不适。

  • 典型表现

    • 一侧眼眶周围,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像刀割一样。

    • 头痛持续15分钟至3小时不等。

    • 发作频度不一,多者一日8次,少则隔日1次。

    • 每天发作的时间几乎一样,可连续6~12周。

  • 其他表现

    • 眼结膜充血。

    • 眼皮下垂,睁不开眼。

    • 面部潮红。

    • 流泪。

    • 鼻塞。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丛集性头痛?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 或磁共振,可以排除颅内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等,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医生是怎么诊断丛集性头痛的?

丛集性头痛的诊断依据是:

  • 5次以上发作严重的单眼眼眶、眶上、颞部的疼痛,每次疼痛持续1.5~3小时。

  • 至少伴有下列症状之一:结膜充血、鼻塞、流泪、流涕、前额和面部出,瞳孔缩小和上睑下垂、脸肿胀

  • 发作频率0.5~8次/天。

  • 应除外其他引起头痛的疾病。

丛集性头痛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 丛集性头痛与偏头痛、SUNCT综合征表现相似,不易区分。

  • 如果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怎么治疗丛集性头痛?

  • 急性期的治疗

    • 吸氧疗法是头痛发作时首选的治疗措施,可有效阻断头痛发作,约70%患者有效。吸氧疗法无禁忌,并且安全而无明显不良反应

    • 皮下注射或经喷鼻吸入舒马曲普坦、喷鼻吸入佐米曲普坦经,可迅速缓解头痛。

    • 若吸氧或曲普坦类药物效果不佳或不耐受,可使用4%~10%利多卡因1ml经患侧鼻孔滴入或双氢麦角胺注射。

  • 预防性治疗

    预防性药物包括维拉帕米糖皮质激素和锂制剂等,可有效预防丛集性头痛发作。

丛集性头痛有哪些危害?

患者常因难以忍受剧烈的头痛,坐立不安,严重影响生活的工作。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 丛集性头痛疼痛剧烈,无法根治。

  • 通过药物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 一些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怎么预防丛集性头痛?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控制饮酒。

  • 应严格按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如果出现头痛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概述

丛集性头痛是所有头痛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属于血管性头痛之一。因头痛在一段时间内密集作而得名。多见于青年人,20~40岁,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4~5倍,一般无家族史。分为发作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病因

病因不明,传统观点认为丛集性头痛与管功能碍有关。

临床表现

发作时无先兆,头痛固定于一侧眼及眼眶周围。发作多在晚间,初感一侧眼及眼眶周围胀感或压迫感,数分钟后迅速发展为剧烈胀痛或钻痛,并向同侧额颞部和顶枕部扩散,同时伴有疼痛侧球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出、眼睑轻度水肿,少有呕吐。大部分患者发作时病侧出现Horner’s征。头痛时患者十分痛苦,坐卧不宁,一般持续15~180分钟,此后症状迅速消失,缓解后仍可从事原有活动。呈丛集性发作时,即每天发作1次至数次,每天大约在相同时间发作,有的像定时钟一样,几乎在恒定的时间发作,每次发作症状和持续时间几乎相同。丛集性发作可持续数周乃至数月后缓解,一般1年发作1~2次,有的患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以春秋季多见。缓解期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本病60岁以上患者少见,提示其病程有自行缓解倾向。慢性丛集性头痛极少见,占丛集性头痛不足10%,可以由发作性丛集性头痛转为慢性,也可以自发作后不缓解成持续性发作。慢性丛集性头痛临床症状与发作性丛集性头痛临床症状相同,症状持续发作1年以上,或虽有间歇期,但不超过14天。

检查

1.颅CT或MRI排除颅内、外引起头痛的器质性疾病。MRI显示发作期同侧下丘脑灰质激活。
2.组胺试验可诱发典型疼痛即可诊断。

诊断

1.以一侧眶周和前额的突发性搏动痛或胀痛为主,可一天内发作数次,连续发作数天至数月后中止。间隔数周、数月或数年后又以原有形式复发。
2.头痛突发突止,发作时间较恒定,1次发作持续数l0分钟至数小时。
3.发作时常伴有眼部充血、流泪、鼻阻、流涕,少数可有恶、呕吐。
4.脑阻抗血流图呈高血容量型。
5.可能有过敏、颅脑外伤、鼻窦炎颈椎病变等病史及相应体征。

鉴别诊断

1.偏头痛
丛集性偏头痛发作与典型偏头痛容易鉴别,但是,与非典型性偏头痛常不易鉴别。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时,有部分患者有视觉障碍或其他血管痉挛的表现。头痛常是普遍性而不限于一侧,也没有连续和密集发作的特点。面部偏头痛,有些患者头痛的部位虽然在面部或与丛集性头痛的部位一样,但疼痛一般较轻而持续时间较长。
2.血管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发病机制是患者头痛时头颅外动脉扩张现象,因此传统上列为血管性偏头痛特殊类型。但本头痛与内分泌紊乱无明显关系,更年期发作不见减少,发作时血浆中5-羟色胺并不减少,而组胺升高,由于颈部血管对组胺超过敏反应所致。紧张、饮酒、服用硝酸甘油可以激发,亦有人认为缺也可以诱发。

并发症

发作时多伴有患侧鼻塞、流涕、流泪、结膜充血。由于长期头痛,患者会出现情绪抑郁,性格改变等精神症状。

治疗

1.与偏头痛治疗基本相同。发作时可口服麦角胺,或者在每天发作前服。预防发作或减轻发作时的症状,连服10~14天。舒马普坦(舒马坦))是5-HT受体激动药,与5-HT受体结合,从而抑制5-HT的扩血管作用,使血管收缩达到治疗目的,可以口服、滴鼻、皮下或静注射,用药后如出现胸闷、胸部发紧应立即停用。丛集发作时口服泼尼松,或甲泼尼龙泼尼松龙)静脉滴注,至丛集发作停止后停药。
2.发作时面罩吸氧或高压氧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钙离子拮抗药,如氟桂利嗪(氟桂嗪)。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部分患者有效。非甾类固醇类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双氯酚酸等可以试用。组胺脱敏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试用经阻滞疗法,如利多卡因蝶腭神经节阻滞,眶上神经或眶下神经酒精注射,射频三叉神经节阻滞。预后良好,多数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预防

避免诱因,注饮食,禁酒,保持心境平和。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什么是丛集性头痛?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丛集性头痛?

怎么知道得了丛集性头痛?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丛集性头痛?

医生是怎么诊断丛集性头痛的?

丛集性头痛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有哪些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怎么预防丛集性头痛?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