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小便不利

英文名称:Inhibited Urination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诊断学—问诊
常见病证:淋

古籍摘选

太阳病身黄,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名词解释

每次排出的尿量少而排尿困难的表现。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小便不利,顾名义是指小便排出困难,每次排出小便量少。

诊便原理

小便的排泄,虽直接由膀胱所司,但与气化的转输肃降三焦的通调亦关系密切,通过观察及询问小便的次数和时间,以及小便的量、色、质、气味、便时感觉和伴随症状等,不仅可以直接了解代谢功能,而且还是判断疾病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

症状表现

小便排出困难,每次排出小便量少。

主病

淋证:小便频数,淋沥刺痛,欲出未尽,常伴有的临床症状有: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等。

病因病机

小便不利的生主要因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引起;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不洁,秽浊之邪从下侵入机体,上犯膀胱,或由小肠邪热、热等热邪传入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发为小便不利。
嗜食辛热肥甘厚味,或嗜酒太过,脾运化失常,积湿生热,下注膀胱,乃成小便不利。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三焦通调失常,或郁化火,气火郁于膀胱,导致小便不利。
禀赋不足,或久病缠身,劳伤过度,房事不节,多产多育,或久淋不愈,或妊娠、产后脾肾气虚,膀胱易于感受外邪,而致小便不利。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诊便原理
症状表现
主病
病因病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