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子宫内膜炎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子宫内膜炎?

  • 子宫内膜炎是妇科的常见疾病。

  • 子宫内膜位于子宫腔的内层,病菌侵入子宫时,子宫内膜生炎症。

  • 子宫内膜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表现有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轻度发热等;慢性子宫内膜炎常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月经不规律等。

  • 大部分子宫内膜炎需要药物治疗,极少数严重者,可能会需要手术治疗。

  • 早期和正规的治疗一般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预后也较好。

  • 患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不孕盆腔腹膜炎、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重者会危及生命。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妇科

为什么会得子宫内膜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主要与妊娠有关,此外性卫生不良、下生殖道感染等也可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而慢性子宫内膜炎可由多种情况引起。

急性子宫内膜炎

  • 产褥期(产后6~8周)或流产后感染,是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最常见的原因。

  • 性卫生不良,如经期性生活、性生活不洁、使用不洁卫生巾等。

  • 下生殖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宫颈炎等。

  • 子宫腔内手术,刮宫术、宫腔镜检查、安装宫内节育器等手术。

慢性子宫内膜炎

  • 分娩后子宫内有少量胎膜或胎盘残留。

  • 宫内避孕器长期的刺激。

  • 更年期或绝经期后的妇女易受病菌侵袭。

  • 宫腔内有黏膜下肌息肉、子宫内膜腺癌等时,子宫内膜易受细菌感染发生炎症。

  • 长期存在的输卵管卵巢炎或严重的子宫颈炎。

怎么知道得了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和慢性的症状大致相同,慢性可能会有阴道不规则出或月经不规律。

  • 腹痛或坠胀感,按压时疼痛更明显

  • 白带增多,有时带有血丝

  • 轻度发热

  • 阴道不规则出血

  • 月经不规律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子宫内膜炎?

确诊子宫内膜炎需要做妇科检查、宫腔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妇科检查

  • 妇科检查是妇科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 医生通过妇科检查,可了解外、阴道、子宫及附件有无异常。

宫腔镜检查

医生通过宫腔镜检查可以直接了解子宫腔内的情况。

组织病理学检查

在宫腔镜下取子宫内膜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子宫内膜炎。

医生是怎么诊断子宫内膜炎的?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症状,结合妇科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可以确诊子宫内膜炎。

  • 患者出现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不规则、发热等症状。

  • 妇科检查子宫有轻度压痛或发现阴道内脓性分泌物。

  • 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有炎症。

  •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120倍的视野下子宫内膜间质中至少有一个浆细胞以及400倍视野下浅表子宫内膜上皮中有5个或更多的白细

子宫内膜炎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 其他疾病,如盆腔炎输卵管炎、卵巢炎、宫腔积脓等疾病,可能与子宫内膜炎有相似的症状。

  • 如果出现下腹痛、月经不规律、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诊断。

  • 医生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检查可以协助排除其他疾病。

怎么治疗子宫内膜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起病急骤,治疗方法有全身治疗和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去除诱因。

急性子宫内膜炎

全身治疗

卧床休息,头高脚低的体位有助于引流子宫内的分泌物。

药物治疗

  • 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主要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先锋霉素、氟哌酸等。

  •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等,可以降温止痛。

手术治疗

  • 如果有宫腔积脓时可能需要扩张宫颈引流分泌物。

  • 有黏膜下肌瘤或息肉时,可能需要在宫腔镜下切除肌瘤或息肉。

慢性子宫内膜炎

药物治疗

  • 对于老年性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会使用雌激素治疗。

  • 一般要进行手术时,医生会使用抗生素治疗3~5天。

手术治疗

  • 采用刮宫术清除宫内残留的胎膜或胎盘组织。

  • 已上宫内避孕器者最好行取环加诊断性刮宫,病理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子宫内膜炎有哪些危害?

  • 子宫内膜炎导致腹痛、发热、白带增多等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 子宫内膜炎对育龄期妇女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导致不孕,影响夫妻关系。

  •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盆腔腹膜炎、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重者会危及生命。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治疗效果与是否及时治疗、病情轻重等有关。

  • 急性子宫内膜炎症状较轻时,经过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可能会治愈。

  • 慢性子宫内膜炎经过及时积极的治疗,一般能够治愈。

怎么预防子宫内膜炎?

  • 性生活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

  • 避免多个性伴侣,性生活期间做好安全措施。

  • 及时治疗下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等。

  • 做宫腔内手术要到正规医院,避免去小诊所而导致感染。

概述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结构生炎性改变,细菌可沿阴道,宫颈上行或沿输卵管下行以及经淋巴系统到达子宫内膜。通常宫腔有良好的引流条件及周期性内膜剥脱,使炎症极少有机会长期停留于子宫内膜,但如急性期炎症治疗不彻底,或经常存在感染源,则炎症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常与慢性宫颈炎慢性输卵管炎同时存在,是导致流产的最常见原因。

病因

1.妊娠和分娩
产褥感染和感染性流产是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常见原因。分娩后宫腔内残留少量胎膜或胎盘,或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复旧不全,可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
2.宫腔手术和放置宫内避孕
宫腔内手术操作尤其是非正规人工流产,可导致细菌入侵发生感染。宫内避孕器的长期刺激可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
3.不注个人卫生
经期性交及与患有性病的异性性交,也易发生此病。
4.子宫腔内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子宫内膜癌坏死可引起子宫内膜感染。
5.其他妇科炎症
宫颈炎阴道炎的上行感染;输卵管卵巢炎症的下行蔓延,均可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6.雌激素平低下
更年期或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内酸度下降及宫颈黏栓减少,人体的生理屏功能减弱,细菌易于侵入。

临床表现

(一)慢性子宫内膜炎
1.症状
(1)盆腔区域疼痛  在月经间歇期间出现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酸痛。部分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
(2)白带增多  因内膜腺体分泌增加所致。一般为稀薄水样,淡黄色,有时为血性白带。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呈脓性白带,并常含少量液。当子宫积脓时分泌物呈脓性伴臭味。
(3)月经过多  经期规则而经血量倍增,流血期显著延长。不规则出血较少见。
(4)痛经  多见于未产妇女,但严重痛经者少见,可能由于内膜过度增厚,阻碍组织正常蜕变坏死,刺激子宫过度痉挛性收缩所致。
2.体征
子宫可增大,有触痛;子宫旁组织增厚并有触痛。轻度炎症时,双合诊可无异常发现。当子宫积脓时,查子宫呈球形增大,柔软并压痛,窥器检查可见宫颈排出血性脓液,奇臭。
(二)急性子宫内膜炎
1.症状
轻度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如为厌氧菌感染可有恶臭。分娩或流产后发生的急性子宫内膜炎症状较重,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多属轻型。
2.体征
检查时子宫可有轻度压痛。病情如未能及时控制,进一步引起子宫肌炎、急性输卵管炎盆腔炎等,患者体温明显升高,可达39℃以上,下腹部有明显压痛。

检查

1.阴道检查
应尽量采取宫腔排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涂片检菌,供作用药的参考。窥器检查可见子宫口有大量脓性或污秽血性臭味分泌物外溢。双合诊时子宫颈举痛。宫体因充血水肿而胀大,柔软,压痛明显。
2.血常规检查炎性反应指标
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计数增多,炎性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等增高。
3.诊断性刮宫
可明确发病原因及排除恶性病变。术前应控制炎症3天,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术中操作应轻柔,因感染的宫壁脆弱,易致子宫穿孔。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其内膜菲薄,刮取时更应注意。流产后子宫内膜炎可能残留胚胎组织,应仔细全面刮取,往往可同时起到治疗作用。
4.病理检查
可明确病因。内膜间质内有大量浆细淋巴细胞浸润。炎症时间较久者可见纤维母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

诊断

1.临床诊断
发热或寒战,下腹痛或压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恶露有臭味。
2.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宫腔刮出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或分泌物细菌培养性。

并发症

1.宫腔积脓
当子宫内膜炎导致宫颈粘连阻塞时,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积聚于宫腔内,可形成宫腔积脓。
2.盆腔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若治疗不及时,可进一步发展为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静脉炎等,甚至发展成败血症
3.不孕
有炎症的子宫内膜不利于受卵着床,又或是受精卵着床不稳固,导致不孕。子宫内膜炎还会影响胎儿,可引起畸形、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等。

治疗

1.一般处理
(1)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并含有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为宜,不能进食者,应静补充营养及水分,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2)急性子宫内膜炎应卧床休息,宜半卧位,以利于炎症的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
(3)做下腹部热敷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
(4)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并有利于素排泄;
(5)高热时可物理降温;
(6)应避免过多的妇科检查以防止炎症扩散。
2.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  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抗生素治疗原则:经验性、广谱、及时和个体化,选择抗生素应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体,或根据病原培养及药敏的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
(2)宫腔内给药  对已婚患者可采用宫腔内给药的方式,操作前先以双合诊查清子宫大小及位置,外阴道消毒、探测宫腔深度后,将灭菌导尿管自宫口送入宫腔,以小于宫腔深度0.5cm即可,将选定的药物经导尿管缓慢注入宫腔,待药液全部进入宫腔后,拔出导尿管,平卧或臀高位卧床1~2小时,每日1次,经期停用,由于本方法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处,往往疗效显著。
(3)清理宫腔  发生于分娩或流产后的子宫内膜炎,如疑有胎盘组织残留,应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立即予以清除,待抗生素达到一定剂量、炎症得以控制时,方可行刮宫术,以防炎症扩散。如果子宫有活动性出血时,可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情况下清理宫腔。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秒懂视频
子宫内膜炎如何治疗?

什么是子宫内膜炎?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子宫内膜炎?

怎么知道得了子宫内膜炎?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子宫内膜炎?

医生是怎么诊断子宫内膜炎的?

子宫内膜炎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有哪些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怎么预防子宫内膜炎?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并发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