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中注

Zhōngzhù KI15
来源:《针灸乙经》
归经足少阴肾经
功效:通调腑气,泄热调经,行止痛

穴名释义

中,中间;注,灌注。穴为冲、足少之会,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于本穴相交,足少阴脉气由此经冲脉注入中,故名。

精准取穴

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简便取穴

肚脐直下肚脐到趾联合距离的1/5,再旁开前正中线到乳头距离的1/8,即为此穴。

小贴士

本穴的准取穴使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其中,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直寸,两乳头之间为8横寸。
简便取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是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的方法,操作简便,便于记忆。
一般情况下,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
如果使用穴位进行疾病的治疗,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浅层布有脐周皮下静脉网和第10、11、12胸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10、11、12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及相应的肋间动、静脉。

主治

月经不调
腰腹疼痛。
腹胀呕吐,大便秘结,泄泻痢疾

治疗操作

直刺0.8~1.5寸;可灸。

日常保健

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1~3分钟。
灸法艾条灸或温灸器灸5~10分钟。

古籍摘要

《针灸甲乙经·卷九》:大便难,中注及太白主之。
《针灸大成·卷六》:主目内眦痛,女子月事不调。

常用配伍

配支沟、足三里,治腹痛,大便秘结。
次髎三阴交,治月经不调。

参考文献

[1] 孙国杰.针灸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郭长青.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3] 刘乃刚.精准取穴不出错.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穴名释义
精准取穴
简便取穴
小贴士
局部解剖
主治
治疗操作
日常保健
古籍摘要
常用配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