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取穴
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
坐位,足踩地,明显可见内踝骨,其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即为此穴。
小贴士
简便取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是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的方法,操作简便,便于记忆。
一般情况下,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
如果使用穴位进行疾病的治疗,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
治疗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古籍摘要
《灵枢·本输》:……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
《针灸甲乙经·卷七》: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尿黄,少腹热,嗌中痛,腹胀内肿,中下,厥心痛如锥针刺,太溪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癥瘕,灸内踝后宛宛中,随年壮。
《针灸大成·卷六》: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
《医学纲目》:牙痛牙槽,取太溪灸之。
常用配伍
配攒竹、睛明、四白、太阳、百会、风府、风池、天柱,治视疲劳综合征。
配大陵、神门、三阴交,治失眠多梦。
配肾俞、气海、三阴交、志室,治遗精,滑精、阳痿,肾虚腰痛。
配少泽,治咽喉炎,牙痛。
配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太冲,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配复溜、列缺、合谷,治咳嗽吐血。
参考文献
[1] 孙国杰.针灸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郭长青.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3] 刘乃刚.精准取穴不出错.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