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幽门

Yōumén KI21
来源:《针灸乙经》
别名:上门、上关、幽关
归经足少阴肾经
功效:健,降逆止呕,通乳消

穴名释义

幽,隐藏,隐蔽;门,门户。足少脉气行至本穴之后,即出腹部之阴而达于胸廓之。又因胃之下口称幽门,邻近幽门,故名。

精准取穴

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简便取穴

先找到胸剑联合与肚脐连线的中点,胸剑联合与该点距离的中点处,再旁开前正中线至乳头距离的1/8,即为此穴。

小贴士

本穴的准取穴使用了度分寸的方法,其中,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为8直寸,两乳头之间的距离为8横寸。
简便取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是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的方法,操作简便,便于记忆。
一般情况下,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如果使用穴位进行疾病的治疗,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浅层布有第6、7、8胸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深层布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6、7、8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

主治

胸胁、背相引痛,肋间神经痛
胃肠疾病,例如腹痛呕吐消化不良泄泻痢疾便血胃痉挛慢性胃炎胃溃疡,幽门狭窄,贲门痉挛。

治疗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日常保健

指压按摩:用指腹按揉,每次1~3分钟。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古籍摘要

《备急千要方·卷十三》:胸中痛引腰背,下呕逆,面无滋润,灸上门随年壮。
《百症赋》:烦心呕吐,幽门开彻玉堂明。

常用配伍

内关梁丘主治胃痛呃逆、腹痛。
配支沟、阳陵泉,主治胁痛、肋间神经痛。
尺泽,治咳

参考文献

[1] 孙国杰.针灸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郭长青.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3] 刘乃刚.精准取穴不出错.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4] 解秸萍,程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取穴特色技法详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穴名释义
精准取穴
简便取穴
小贴士
局部解剖
主治
治疗操作
日常保健
古籍摘要
常用配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