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释义
至,到达;阴,阴阳之阴。在此指足少阴经。此系膀胱经末穴,从这里到达足少阴经。至,指尽、到、极、最之意;阴,此处指足少阴。因穴在足小趾外侧端,足太阳膀胱脉气极尽之处,并由此交至于足少阴经,故名
精准取穴
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简便取穴
小趾甲外缘、下缘分别做一切线,两线交点,即为此穴。
小贴士
简便取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是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的方法,操作简便,便于记忆。
一般情况下,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
如果使用穴位进行疾病的治疗,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
治疗操作
浅刺0.1~0.2寸;可灸。
日常保健
指压按摩:用指尖点按或按揉,每次1~3分钟。
灸法:艾条悬灸5~10分钟;麦粒灸3~7壮。
古籍摘要
《灵枢•本输》: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趾之端也,为井金。
《针灸甲乙经•卷七》:头重,鼻衄及瘈疭,汗不出,烦心,足下热,不欲近衣,项痛,目翳,鼻及小便皆不利,至阴主之。
《玉龙经》:头风,目昏晕,腹胀,减食,胸满,小便难。
《医学入门·卷一》:鼻塞,鼻鼽清涕,胁痛无常处,腰胁引痛,转筋。
常用配伍
配内关、中脘、足三里,治妊娠剧吐。
配神庭、攒竹、迎香、风门、合谷、通谷,治鼻鼽清涕出。
配中极、蠡沟、漏谷、承扶,治小便不利、失精。
配三阴交,治胎位不正、胞衣不下、难产。
配风池、天柱、太阳,治头项痛。
配风池、攒竹、瞳子髎,治头痛、目痛。
参考文献
[1] 孙国杰.针灸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解秸萍,程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取穴特色技法详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3] 郭长青.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4] 刘乃刚.超简单取穴不出错.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