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释义
睛,眼睛;明,明亮、光明。此穴在眼区目内眦外,有明目之功,故名。
精准取穴
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内侧壁凹陷中。
简便取穴
内眼角上方一个明显小凹陷,即为此穴。
小贴士
简便取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是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的方法,操作简便,便于记忆。
一般情况下,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如果使用穴位进行疾病的治疗,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
主治
眼部疾病,例如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视不明、眦痒,近视,色盲,胬肉攀睛,青盲,雀目,眼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电光性眼炎。
局部疾病,例如头痛,鼻塞。
腰腿疾病,例如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
日常保健
指压按摩:用指尖轻轻按揉,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次1分钟。
本穴禁用灸法。
古籍摘要
《针灸甲乙经·卷十二》:目不明,恶风目泪出憎寒,目痛目眩,内眦赤痛,目䀮䀮无所见,眦痒痛,淫肤白翳,睛明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治攀睛翳膜覆瞳子。
《针灸大成·卷六》:主目远视不明,恶风泪出,憎寒头痛,目眩,内眦赤痛,䀮䀮无见,眦痒,淫肤白翳,大眦攀睛,努肉侵睛,雀目,瞳子生瘴,小儿疳眼,大人气眼冷泪。
常用配伍
配承泣、上明,治视神经萎缩。
配合谷、四白,治目生翳膜。
配合谷、风池,治目赤肿痛、目痒。
配肝俞、光明,治夜盲、色盲、近视、散光。
配球后、风池、太冲,治青光眼。
配瞳子髎,治外斜视;配合谷、太冲,治内斜视。
参考文献
[1] 孙国杰.针灸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解秸萍,程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取穴特色技法详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3] 郭长青.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