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冷痛

英文名称:Cold Pain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诊断学—问诊
常见病症:寒邪阻滞阳气虚证

古籍摘选

伤于寒者,痛无间断,得热则缓。(《证治汇补·腹痛》)

名词解释

疼痛伴有冷感,或疼痛部位的体表温度较正常皮肤凉。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冷痛是指疼痛伴有冷感,或疼痛部位的体表发凉的症状

疼痛性质

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疼痛有虚实之分,性疼痛多因感受外邪、瘀、痰浊凝滞,或食积虫积结石等阻滞脏腑,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性疼痛多因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经脉失养所致,即所谓“不荣则痛”。

症状表现

疼痛伴有冷感,或疼痛部位的体表发凉,温,得温痛减。常见于腰脊、脘腹、四肢关节等处。

主病

寒邪阻滞证:冷痛,痛势剧烈,属实证,常伴有的临床症状有: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喜热饮,尿清便溏,舌淡青苔白润,脉沉迟等。
阳气亏虚证:冷痛,痛势绵绵,属虚证,常伴有的临床症状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精神不振,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沉细等。

病因病机

外感寒邪或饮食不节而内伤生冷,导致人体寒邪亢盛,寒邪阻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而发为冷痛。其疼痛特点一般为冷痛程度较甚,疼痛拒按喜暖。
患者久病耗伤阳气,或者素体阳虚,或者年老体虚等原因造成机体阳气虚衰,不能温煦人体脏腑经脉以及肌肉皮肤,即不荣则痛。其疼痛特点为冷痛不甚严重,疼痛喜按喜暖。

现代医学范畴

现代医学的痛经关节炎腰肌劳损腹泻等引起的疼痛,多具有冷痛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3]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疼痛性质
症状表现
主病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范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