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摘选
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尚书·洪范》)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五行的特性
古代哲学家通过长久的观察与不断的修正,归纳出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的特性为“木曰曲直”,延伸为生长、条达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属于木。
火的特性为“火曰炎上”,凡是具有炎热、上升特性的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为“土爰稼穑”,凡是具有生化、受纳特性的均属于土。
金的特性为“金曰从革”,凡是具有肃杀、沉降特性的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为“水曰润下”,凡是具有凉润、收藏特性的均归属于水。
五行的相互关系
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正常关系也有异常关系。
正常关系主要包括相生、相克及五行制化。
相生是指五行之间的一行对另一行有促进、资生的关系,相生的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
相克指五行之间的一行对另一行存在制约的关系,相克的顺序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间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协调关系,没有生则发育无由,没有克制则亢而为害。因此相生与相克关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事物或现象的正常发展。
异常关系主要包括相乘、相侮。相乘与相侮多见于一方太弱或一方太强盛。
相乘是指五行间的过度克制,其顺序与相克相同。
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反向克制,其顺序与相克相反,即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木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