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病证

英文名称:Disease Pattern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病机

古籍摘选

杂病目赤兼青者,欲搐……不治证:目赤贯瞳人。(《小儿药证直诀》)

名词解释

在疾病的一定阶段时,病因、病性病位等病理变化的总结。

百科解读

在中医范畴里,病与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当注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症、证、病的概念

症,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头晕、恶等。
证,即证候,是对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证是病机的概括,反映的是疾病的本质。如肝火上炎,病位在,病性为
病,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机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为疾病的简称,常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要点以便于与相似疾病进行鉴别。如感冒咳嗽不寐都是中医的病名。

症、证、病的区别与联系

病与证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重点反映贯穿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而证重点反映疾病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
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构成要素。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穿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
一种疾病可由不同的证组成。例如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虽然不寐这一疾病的症状相似,但其病机有阴虚不能纳阳盛不得入于之不同,故不寐又有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不同的证型,其治疗有补泻实之不同。
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生活中可以见到很多器下垂的疾患,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肾下垂及脱肛,依据中医理论辩证,不同脏器下垂证均属中气下陷,治疗时多以补中益汤加减。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3]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百科解读
症、证、病的概念
症、证、病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