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辨证论治

英文名称:Pattern Identific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基础理论

古籍摘选

不明六变化之理,辨证论治,岂能善哉。(《医门棒喝·论景岳全书》)

名词解释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维方法和过程。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分辨出候,并拟定治疗方法。也包括中医理论贯穿在预防与养生践过程中。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辨证论治为中医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过程,主要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方面。

辨证的含义

证是证候的思,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它是疾病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疾病本质的概括,因此证具有时间性,也具有空间性,它是患者就诊时,疾病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的概括。
证需要与病、症等概念相鉴别。症主要指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等临床表现,病是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等规律性的概括,如肺痈黄疸疟疾。证是统一在病中的,是病在某一时间或某一病位的本质概括,症状的集合构成了证。
辨证是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收集患者的有效信息,在头中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具体的证候类型的过程。

论治的含义

论治是根据证候的结果,给出治疗法则及具体的治疗方法的过程。如风寒感冒,治疗法则当为祛邪,治疗大法为解表法,治疗可以用辛温解表法,具体的方法可以用药物、针灸、刮痧、药浴等。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是确立治则和治法的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伸,也是对辨证准确与否的检验。
基于辨证论治衍生了新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如同为感冒,根据病因可有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根据体质分可有阴虚感冒、阳虚感冒与气虚感冒,既有虚证也有实证,治疗方法明显不同。对于不同的疾病,如久泻久利、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若辨证皆为中气不足,可以选用相同的方剂进行治疗,如补中益气汤。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辨证的含义
论治的含义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