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体质

英文名称:Constitution
又称:禀赋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

古籍摘选

大凡体质素之人,驱邪及半必兼护养元。(《温病条辨》)

名词解释

即个体特性,包括个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性格、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对疾病的易感性。这种特性是相对稳定的,一部分由遗传决定,一部分为后天获得。

百科解读

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黄帝内经》,经历了漫长的展过程,体质是指导临床、辨用药及针灸推拿的重要参考因素。

体质生理

体质生理主要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理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特征。形体主要指机体的胖瘦、高矮,五脏六腑的大小等,形态结构是体质构成的重要因素,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
形体结构决定了生理功能,一定的生理功能决定了心理特征。如肥胖高大之人,生理活动比较旺盛,性格比较开朗,维比较粗犷;消瘦之人,生理活动一般较慢,性格比较内向,思维比较细腻。

体质病理

体质在发病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机体对某些病因或疾病类型的易感性,不同的体质在感受相同的邪气后,会出现不同的转化形式。
肥胖之人多痰湿,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消瘦之人,内偏旺,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体质素虚之人容易得外感疾病,且得病后正邪斗争不甚剧烈;体质壮之人得外感疾病的可能性稍低,但是正邪斗争比较剧烈,多伴高热寒战等临床表现。

体质治疗

体质对临床治疗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伤寒论》中有“淋家、亡家、家”等不同体质类型,因此在治疗时禁止采用峻汗法;平素脾胃虚弱之人,禁止使用栀子等寒凉之品。
女性以先天,平素容易气机郁滞,因此用药多加用香附玫瑰花等疏肝理气之品;老年人功能比较差,因此在用药时可加用鸡内金曲、木香等健脾消食之品。
针刺时胖人、男性、年轻患者多深刺;瘦人、女性、老年患者多浅刺。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百科解读
体质生理
体质病理
体质治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