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Excess Pattern/Syndrome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诊断学—八纲辨证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纲,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实证,即对感受外邪,或病理产物蓄积体内所致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其成因主要是外邪侵入人体所致,或内脏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在体内。
临床表现
由于致病邪气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同,实证的表现不一,而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胸闷烦躁,腹部胀痛拒按,甚至神昏谵语,痰涎壅盛,呼吸气粗,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
病机析要
邪气过盛,正气与之抗争,阳热亢盛,故发热。
实邪扰心,或蒙蔽心神,故烦躁甚至神昏谵语。
邪阻于肺,则宣降失常而胸闷,喘息气粗,痰盛者见痰声漉漉。
实邪积于肠胃,腑气不通,故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
湿热下攻,可见下痢,里急后重。
水湿内停,气化不行,所以小便不利。
湿热下注膀胱,故小便淋沥涩痛。
邪正相争,搏于血脉,则脉实有力。
湿浊蒸腾,故舌苔多见厚腻。
脏腑常见实证
心脉痹阻证:血行不畅,瘀血阻滞心脉,以胸闷心悸,心痛如刺,痛引肩背内臂,唇舌紫暗,脉细涩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风寒闭肺证:风寒外袭,肺气郁闭,以恶寒无汗,胸部紧闷,咳嗽气喘,或有哮鸣,苔白,脉浮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寒湿困脾证:寒湿内盛,困阻脾阳,以脘腹胀闷,口腻纳呆,口淡不渴,头身困重,泛恶欲呕,腹痛便溏,或身目晦暗发黄,或白带量多,体胖,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虫积肠道证:蛔虫等寄生肠道,耗吸营养,阻滞气机,以腹部阵痛,痛时有块,贪食而瘦,或鼻痒、睡中骱齿,或唇内有粟粒样小白点,或大便排虫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瘀阻胞宫证:瘀血阻滞胞宫,以小腹固定刺痛、拒按,或有肿块,或月经后期、量少、夹块、色紫暗,或闭经、崩漏,舌紫暗或有斑点,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