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脉气

英文名称:Vessel Qi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诊断学—切诊

古籍摘选

,浊气归,淫,脉气流经,经气归于。(《素问·经脉别论》)

名词解释

脉中流动之气。

百科解读

脉气指运行于经脉中之精气,是整体生命功能的表现。

脉诊原理

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外达肌表,内连脏腑,气运行,周流不休,医者通过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从而了解各脏的协调作用、心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气血的盈亏等综合信息。

脉气来源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运行不息,维系人体的生命进程。脉气指运行于经脉中之精气,是整体生命功能的表现。
《灵枢·经脉》曰“脉为营”,营气即是行于脉中之精微物质。营气来源于运化水谷精微,由水谷精微中的最富营养的部分所化生而成。循脉运行全身,外达肢节,内入脏腑,终而复始,周而不止。
“经络之气”,际上是元气所派生的,是元气分布于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经络之气,是构成各经络的最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脉气功能

脉气周行全身,如环无端。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必须依赖于脉气的传注。
感应传导作用,脏腑的盛衰,气血的盈亏,邪气的出入,反映为脉气的变化。

诊察脉气

诊脉即诊察脉气,寸口部脉气最明显,因此又称为气口。寸口部是手太阴肺经经渠穴和太渊穴的所在处,此处是手太肺经经气流注和经气渐旺的特殊反应点,以至脉气达到最旺盛,其脉象变化最有代表性。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3]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百科解读
脉诊原理
脉气来源
脉气功能
诊察脉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