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Location of Disease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病机
名词解释
疾病发生的部位。
百科解读
中医分析病位的依据主要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的疾病临床表现,对病位的认识不仅是形态结构上的位置,更主要的是功能上的位置,根据其特点,可以将中医病位划分为具有空间涵义的具体病位与病理层次涵义的模糊病位两大类。
空间涵义的具体病位
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及其外合组织器官而言。对这类病位的分析判断,中医学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
依据脏腑功能特点定位。如患者出现腹胀、纳差、便溏或泄泻等症状,属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故可定位在脾。
依据脏腑经脉循行部位特点定位。如肝经绕阴器,经少腹,上行胸胁,故如上述部位出现胀满疼痛等临床表现,可定位于足厥阴肝。
依据脏腑所通应的官窍特征定位。如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因肺 开窍于鼻,可定位于肺。
依据脏腑外合组织来定位。如发脱、齿摇、骨与脊椎的病变,因为肾之外合,故可定位于肾。
参考发病季节、气候影响与某些脏腑的关系定位。如潮湿气候及长夏季节发病,多见湿邪困脾。
结合某些病因与脏腑的关系定位。如饮食不节发病多与脾、胃、肠有关,情志因素诱发的疾病多与肝有关。
参考某些脏腑病变与体质、年龄、性别的关系定位。如女性更年期疾病多与肝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