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Tumor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外科
名词解释
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机体组织间而产生的局限性肿块。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临床特点
多表现为生于体表的局限性肿块,发展比较缓慢。
一般患者没有自觉症状,肿块长期不易消散。
名词沿革
《灵枢·刺节真邪》记载了有关筋瘤、肠瘤、脊瘤、肉瘤的内容。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解毒杂治方·瘿瘤第七》中将瘤分为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息肉八种。
后世医家多将内脏肿瘤归属于癥瘕范畴。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则将生于体表的外科肿瘤分为气瘤、血瘤、筋瘤、肉瘤、骨瘤、脂瘤六种。
预防调护
在日常防护上,我们应注意保护与改善环境,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个人要避免接触毒性物质。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不要过度抑郁忧思。
要合理膳食,加强营养,杜绝烟酒等不良嗜好。
保持适度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果发现自身长有肿块及溃疡时要及时就诊,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 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陈红风.中医外科学.第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