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英文名称:Tumor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外科

古籍摘选

夫瘤者,留也。随凝滞,皆因脏腑受伤,气乖违。(《景岳全书·瘤赘》)

名词解释

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机体组织间而产生的局限性肿块。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瘤是生于机体组织间的局限性肿块,主要包括气瘤血瘤筋瘤肉瘤骨瘤等。中医外科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诊察疾病,辨别候,研究外科疾病的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

临床特点

多表现为生于体表的局限性肿块,发展比较缓慢。
一般患者没有自觉症状,肿块长期不易消散。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人体外感六淫之邪或受环境污染,内为七情或饮食所伤而正气不足,可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阻滞经络,气滞血瘀,痰凝聚互相搏结而为瘤。
瘤的主要病因病机为邪气偏盛。

名词沿革

《灵枢·刺节真邪》记载了有关筋瘤、肠瘤、脊瘤、肉瘤的内容。
唐代孙邈在《备急千要方·解毒杂治方·瘿瘤第七》中将瘤分为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息肉八种。
后世医家多将内肿瘤归属于癥瘕范畴。
《医宗金鉴·外科法要诀》则将生于体表的外科肿瘤分为气瘤、血瘤、筋瘤、肉瘤、骨瘤、脂瘤六种。

预防调护

在日常防护上,我们应注保护与改善环境,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个人要避免接触毒性物质。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不要过度抑郁思。
要合理膳食,加强营养,杜绝烟酒等不良嗜好。
保持适度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果发现自身长有肿块及溃疡时要及时就诊,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 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陈红风.中医外科学.第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临床特点
病因病机
名词沿革
预防调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