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摘选
五脏化液,肺为涕。(《素问·宣明五气》)
百科解读
五脏化五液,涕与肺密切相关,涕属于津液的一种,有保护鼻腔黏膜、润养鼻腔、排出异物的作用。
涕的生成
涕属于机体正常水液的一种,由鼻腔分泌和排泄。肺开窍于鼻,体内津液在阳气的蒸腾气化下,由鼻腔排出。涕的生成与肺气的功能密切相关,肺气主宣发与肃降,可以将水谷精微物质布散于鼻腔中,转化为津液。肺气健旺,则涕之化生充足,在鼻腔中贮存,但是不能溢出鼻腔。
涕的功能
涕属于津液的一种,其功能主要为保护鼻腔、濡养鼻腔、排出异物。
肺气充足,将精微物质转运至鼻腔,涕正常分泌濡养鼻腔。
肺主气,司呼吸,清气与浊气都要通过鼻腔进入,涕在呼吸过程中可以将空气加湿,有利于肺之气体交换。
鼻腔与外界相通,外邪通过鼻孔进入,涕可以将邪气阻滞,防止入侵及肺。在呼吸过程中有许多灰尘等异物进入,涕可以将其包裹排出。
涕异常的治疗
肺之功能正常,则涕之分泌与排泄正常。因此涕异常的病症多从肺进行论治。
外邪侵袭或肺卫功能不调,涕分泌增多,气虚不能固摄,则流出鼻腔,多见于寒邪侵袭或肺脏虚寒,治疗当温肺化饮,可选用苍耳子散。
若肺经有热,传至鼻腔,鼻涕则黏稠色黄,堵塞鼻腔,导致鼻塞、疼痛或出血等病症,治疗当清肺泻火,以泻白散为主。
若肺阴不足或气候干燥,涕分泌不足,则会出现鼻腔干燥、呼吸疼痛等症状,治疗当养肺阴为主,可选用养阴清肺汤。秋天气候干燥,鼻腔也干燥不适,以百合、银耳、荸荠、枸杞子等煮粥食用,可以起到养肺阴、增津液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 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