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小便自利

英文名称:Spontaneous Urination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诊断学—问诊

古籍摘选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伤寒论》)

名词解释

排尿自行通畅。

百科解读

小便自利,属于小便排泄正常的生理状况。

诊便原理

小便的排泄,虽直接由膀胱所司,但与气化的转输肃降三焦的通调亦关系密切,通过观察及询问小便的次数和时间,以及小便的量、色、质、气味、便时感觉和伴随症状等,不仅可以直接了解代谢功能,而且还是判断疾病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

症状表现

排尿自行通畅。

机理

小便的排泄正常主要依赖于三焦气化,三焦气化又赖于肺、脾、肾三。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包括谷食和水液),输布津液;肾主水液,司二便。肺脾肾功能正常则小便排泄正常,即所谓“小便自利”。
肺主通调水道:通过肺气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一是肺宣发,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并化为液排出体外。
二是肺气肃降,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下输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脾主运化:脾能够将水饮化为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四肢百骸。水饮的吸收亦与小肠大肠的功能相关,但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
肾主水:肾可以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下,津液之清者,上输于肺,重新参与津液代谢。尿液排泄,主要是膀胱的生理功能,但依赖于肾中阴阳的平衡、肾气蒸化与固摄作用的协调。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3]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百科解读
诊便原理
症状表现
机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