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解读
胃脘指人体整个胃部。胃为六腑之一,也称为胃脘、太仓、水谷之海,位于横隔以下,腹腔之上。
结构
胃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在上部的贲门为上脘;在下部的幽门为下脘,处于二者之间的部分为中脘。在上的贲门与食管相连,在下的幽门与小肠相通,并与脾相连。
胃与脾相表里
胃与脾互为表里关系,二者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生理功能
胃的生理功能包括受纳水谷与腐熟水谷。
受纳水谷指接受容纳食物的作用。食物通过口,经过食管进入胃内,为下一步的腐熟、消化提供基础。
接下来的腐熟过程是胃对受纳的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形成水谷精微,并在脾的作用下将其运送至全身各处,濡养全身。胃在这个阶段的消化作用并不能将食物中的所有营养物质全部吸收,还需在小肠中进一步消化。
生理特性
胃的生理特性包括通降、喜润恶燥。
通降的意思是指胃气具有向下运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食物进入胃中、向下传到小肠,并进一步传到大肠的过程中。胃向下运动的作用可保证食物消化过程、糟粕排泄过程的通畅。如胃的通降失常,可能会出现胃脘胀满、胀痛、大便秘结、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病症。
胃喜润恶燥,是指胃需要津液的濡养,才能保证其受纳腐熟功能与通降作用正常。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 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