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英文名称:Pattern/Syndrome
又称:证候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诊断学

古籍摘选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伤寒论》)

名词解释

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的概括。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证是中医学独有的概念,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证名、证型、证候等概念。

证的概念

中医学中的“证”,不是代表某种疾病所出现的单个的症状,也不是一群症状综合起来的症状群。证既包括了运用了四诊获得的病情资料,还包括致病因素,并且对疾病在某一过程中所处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做出的病理性概括。

证的重要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的诊断,概括成一个名称,就是“证名”。如通过四诊收集到病人有发热恶寒头痛、无的表现,有受凉的诱因,同时见舌淡苔薄白、浮紧,致病因素是外感风寒,病位在表,病性为,可得出此证为外感风寒表实证,再针对这个证制定出解表散寒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证型

中医的证有很多种类,如八纲证、六经证、脏腑证、卫气营血证等,这些证还可以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针对不同的病证皆有相应的辩证方法。如脏证有肝郁脾虚证、肺阴虚证膀胱热证肾阳虚泛证、肝火炽盛证等等,都是临床常见的证型。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 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证的概念
证的重要性
常见的证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