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Photophobia
又称:畏光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眼科
古籍摘选
肝气不顺而夹热,所以羞明。(《寿世保元·眼目》)
名词解释
眼睛怕光,每遇明亮场所,眼睛涩痛、流泪,畏视难睁的表现。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羞明,又名羞明畏日、怕日羞明、畏光、畏日、恶日、畏明,就是怕见亮光的一种症状。
临床表现
羞明是指患者的眼睛害怕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暴露的症状,表现为患眼畏视光明,遇光则涩痛难睁。
病因病机
羞明而伴赤肿痒痛流泪,多为风热或肝火;羞明而伴干涩不适,无红肿者,多为阴亏血少,风邪未尽;羞明较轻,红赤不显,多为阴虚火炎。
羞明既无眼部红赤疼痛,又无赤脉翳膜,只是眼睑常欲垂闭,多为脾气不足或阳虚气陷。
治则治法
可根据不同病因病机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内服,也可使用外治法,如用药物点滴、熏洗、敷、熨外,也需重视钩、割、劆、洗、烙、针法、推拿、刮痧等治疗方法。眼科外治法是运用具有祛风、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祛瘀散结及退翳明目等各种不同作用的药物和手段,对眼病从外部进行治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彭清华.中医眼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