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粪便稀薄而不成形的表现。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便溏,指大便不成形,形似半流动的溏泥,俗称薄粪,属于便质异常的情况。
诊便原理
大便的排泄,虽直接由肠道所主,但与脾胃的腐熟运化、肝的疏泄和命门的温煦等有密切关系,通过观察及询问大便排便的次数和时间,以及大便的量、色、质、气味、便时感觉和伴随症状等,不仅可以直接了解消化功能,而且还是判断疾病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
症状表现
大便时溏时泻,一般排便次数可不增多,也可次数稍有增多,迁延反复,完谷不化,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
主病
脾虚泄泻证: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便质清淅,常伴有的临床症状有:身弱怯冷,面色萎黄,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脉多虚濡或沉缓等。
湿热内阻证:大便时溏时泻,泻下臭秽,常伴有的临床症状有:腹痛,纳呆呕恶,厌油腻,口干苦,舌苔黄腻,胸脘痞满等。
病因病机
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被伤,土不能克水,则人就会被湿邪所伤,湿性重浊黏滞,湿性趋下,所以人身感受湿邪之后就会出现身体沉重,情绪低落的表现,水饮积于人体之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乏力、便溏等表现。
朱震亨认为溏泄乃湿兼热所致,《平治荟萃》曰:“溏泄者,渐下汗积粘垢,湿兼热也”,湿与热相合,则脾胃会严重受损,脾胃运化无权,湿热下迫大肠,则导致便溏。
陈无择认为情绪失调也是导致溏泄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描述“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藏气隔绝,精神夺散,必致溏泄”。
生活经验
便溏又称鹜溏,指大便水粪相杂,青黑如鸭粪者。鸭粪是对于便溏便质最为形象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