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Pill Preparation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方剂学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丸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传统剂型之一。丸剂俗称丸药,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固体剂型。
丸剂的适用范围
丸剂起效较慢,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调补气血的人参养荣丸等。
可用于急救,例如方中含有芳香性易挥发,不宜加热煎煮的药物时,可制成丸剂,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
有些性味峻烈的药物,为了使其缓慢发挥药效,也宜作丸剂用,如舟车丸等。
丸剂的特点
丸剂具有服用简单,崩解、吸收缓慢,药效持久,生产时节约药材,便于携带、贮存等优点。
丸剂的缺点主要有:部分丸剂服用剂量大,尤其是小儿服用困难;生产流程长,污染机会多;生产操作不当会影响其崩解,进而影响疗效等。
丸剂的分类
目前临床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微丸、滴丸等。
蜜丸:是以炼制的蜂蜜为黏合剂,加入药物细粉制成的丸剂。蜜丸油润质柔,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
水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黏合剂所制成的小丸。水丸的崩解、吸收、起效均较蜜丸快速,易于吞服,适用于多种疾病。
糊丸:是以米糊、面糊、曲糊等为黏合剂,加入药物细粉制成的小丸。糊丸质地坚硬,黏合力强,崩解迟缓,可减轻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性和剧毒药物的不良反应。
浓缩丸:是先将方中全部或部分药物进行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粉混合,经干燥、粉碎后,用水、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浓缩丸服用剂量小、有效成分高,被广泛推崇,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蜡丸:是将药物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微丸:是指直径在0.6~0.8mm之间的丸剂,如六神丸。
滴丸:是指用滴制法制备的丸剂,适合于含液体的药物及或有刺激性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