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粉剂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方剂学
名词解释
将单味药或复方研成极细粉末的制剂。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散剂的适用范围
散剂应用范围广泛,既可用于慢性病证,也用于急病的救治。内用可以通调脏腑气血,疏理四肢经络,外用则可祛腐生肌、托毒消肿。
内服散剂: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也可经水煎取汁服,称为煮散。
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撒布于疮面或患病部位,如生肌散;也可用来点眼、吹喉,如冰硼散等。
散剂的特点
散剂与其他固体制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制作简单,节省药材。
剂量容易控制,便于服用。
由于药物粉碎后表面积较大,容易分散,故吸收、起效较快。
分量轻巧,便于携带和贮存。
外用收敛作用大,能够促进伤口愈合。
散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分散度较大,吸湿性、刺激性、不稳定性等因素也相对增加。
容易出现变质现象,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要求严格。
散剂的分类
按临床用法,可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按药物组成数量,可分为单药散剂和复方散剂。单药散剂如内服的白芷散,即由一种药物组成,而由两种及以上药物组成的散剂为复方散剂。
按有无药物毒性,可分为无毒散剂与含毒散剂。无毒散剂内服较多,含毒散剂一般外用。
生活经验
现在有些医院,患者取药时可以选择传统饮片或免煎颗粒,其中免煎颗粒,即是由单味中药制成的散剂。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邓中甲.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3] 张兆旺.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4] 张定堃,杨明,林俊芝,等.中药散剂的制法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1-24.
[5] 谌子诺,王阶,杨云松.古今散剂的临床应用与未来发展.时珍国医国药,2019,30(7):1720-1722.
[6] 周欣欣,罗贤强,张俊清,等.中药散剂研究的现状.海南医学,2019,30(3):39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