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浸膏

英文名称:Extract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方剂学

古籍摘选

无。

名词解释

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的制剂。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浸膏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除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最终呈粉状或膏状的制剂。

浸膏剂的浓度

浸膏剂一般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含有性成分、生物碱或其他有效成分明确的浸膏剂,需经含量测定后,以溶剂或稀释剂调整至规定标准。浸膏剂按照质地,又可分为干浸膏剂和稠浸膏剂。
干浸膏剂含量约为5%,可用淀粉、蔗糖、氧化镁、磷酸钙等调整含量。
稠浸膏剂含水量约15%~20%,可用甘油葡萄糖等调整含量。

浸膏剂的用途

浸膏是中药制剂的重要中间体,大多用作配制片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糊丸等制剂的原料,少数品种直接用于临床,如刺五加浸膏、三分三浸膏等。

浸膏与流浸膏

浸膏提取药物有效成分后,除去全部溶剂,一般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流浸膏提取药物有效成分后,除去部分溶剂,一般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
浸膏质地较流浸膏更稠厚,有效成分更多。

浸膏剂的配制方法

一般采用渗漉法和煎煮法,少数浸膏也可采用回流法或浸渍法制备。
渗漉法制备工艺和流浸膏剂相同,流程为:浸渍→渗漉→浓缩→含量测定→调整含量→成品,但最后应将浸出溶媒全部回收,浓缩、低温干燥。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邓中.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3] 张兆旺.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浸膏剂的浓度
浸膏剂的用途
浸膏与流浸膏
浸膏剂的配制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