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Genital Disease
又称:疝气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内科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疝,又称疝气,临床以阴囊、小腹肿起疼痛,疼痛牵涉腰、胁、背以及心窝部、脐周等部位,并伴有四肢厥冷,冷气抢心,止作无时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
疝证有气、血、筋、㿗、寒、水、狐等七种,均属睾丸或肿或痛之病,多由肝郁、受寒、湿热、气虚或久立远行所致。
寒疝:受凉后出现,以腹部及外阴部抽痛为主要表现。
水疝:以皮色光亮,状如水晶,肿痛不消,脉弦数为主要表现。
血疝:以阴囊部血肿,皮色紫暗为主要表现,即阴囊外伤后形成的血肿。
气疝:气怒郁于下焦,以腹部及外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狐疝:又名阴狐疝气,狐疝风,俗称小肠气。以昼则肿坠,夜则入腹,按之有声,如狐之昼出夜归为主要表现,肿大而不透明,不坚硬,往往是小肠坠入囊中。
㿗疝:即寒湿下注引起阴囊肿大,以阴囊肿缒,如升如斗,不痒不痛为主要表现。
筋疝:又称疝瘕、癥疝。以阴囊筋脉曲张,伴有坠胀为主要表现,多因房室劳伤所致。
病因病机
发病部位多为肝经所过之处,多由邪聚阴分所致,故有“诸疝皆属于肝”之说。
治则治法
针灸治疗疝气可改善症状,应理气散结,通络止痛,取穴时以任脉及足厥阴经穴为主。
若发作较频,回纳困难者,可考虑手术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