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Symptom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诊断学
古籍摘选
病,藏于中者也,症,形于外者也。工于问者,非徒问其症,殆欲即其证见,以求其病因耳。(《医原·问症求病论》)
名词解释
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的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中医诊断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人体疾病信息,症状是诊断的重要内容,不能遗漏。症状,是在疾病状态下,患者自己的异常感觉,和医生诊察到的异常表现,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得出。
患者自身的感觉异常
症状包括的内容很广泛,首先是患者自身的感觉异常,需要通过医生问诊得出。问诊的大致内容可见关于问诊的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寒热,就是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问汗是问了解否有汗出,如果有,需要询问汗出的时间、多少和出汗的部位。
疼痛也是临床常见的,需要明了疼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
问头身胸腹包括是否有头晕、心慌、腹胀、恶心等表现。
问耳目,是否有耳鸣、耳聋、眼花、目痒等情况。
问饮食主要问食欲、食量、有无口渴、饮水多少、饮水冷热喜恶、口味偏嗜等。
问二便主要问次数、便量、颜色、性状、气味以及有无排便疼痛、出血等。
问睡眠包括问是否有失眠、嗜睡等。
如果是女性则需要问经带胎产,包括月经周期、行经天数、月经量、月经颜色和质地,以及有无痛经、闭经;白带的色、量、质、气味;妊娠和产育等情况。
如果是小儿应了解出生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和是否患过麻疹、水痘等传染病及是否有传染病接触史。
医生诊查到的异常表现
症状还包括一些医生诊察到的异常表现,如望面色,面红说明有热,苍白可能是血虚;望舌,舌红有热,淡白则为气血不足;诊脉,脉迟主寒,数则主热。这些异常表现都属于症状的范畴,综合反映了疾病的各方面特征。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 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