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摘选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痹论》)
名词解释
事物或运动中具有内里的、向下的、抑制的、重浊的、形质性的等具有阴属性的一面。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气与阴气
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气既是物质的,也是功能的。
阴阳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划分,阴阳最初的含义指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其后从具体概念逐渐演变为抽象的属性概念,凡是宁静的、抑制的、黑暗的、下降的、寒凉的均为阴。
阴气概念是将气学说与阴阳学说结合的产物,从气的物质角度而言,有阳气则有阴气,阴气具备阴的属性。
阴气的作用
阴气是周身之气的一种,气从阴阳属性进行划分则包括阴气与阳气。阴阳二气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平衡状态。
阴气的属性为内在的、沉降的、宁静的、抑制的、向下的。阴气可以制约阳气,防止体温过高及气血运行过快而产生火热病症。阴气也会协助阳气,在某些特殊状态下,阴气会转化为阳气,以维持阴阳的平衡。
如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之阳气以升为主,肝之阴气能够制约阳气,防止肝气升而无制;心属火,主血脉,血液在脉中运行主要依靠心阳气的推动作用,心阴气则制约阳气,防止心跳过快或血行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