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肾气

英文名称:Kidney Qi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古籍摘选

肾气通于耳,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度》)

名词解释

肾精所化之,表现为肾促进机体的生长、育和生殖,以及气化等功能活动。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肾气为五脏之气中的一种,是由肾精所化生的,也是周身之气分布在肾的部分,还是肾脏生理功能现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肾主藏精

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中,精可以转化为气。
肾气充沛则肾精可以固摄。肾之封藏功能正常,则精可以固摄在机体中。肾气不足,则精不能正常固摄,出现遗精及精亏等表现。

肾主生长发育

肾气是生长发育的原动力,出生后肾精不断转化为肾气,肾气则推动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在骼与牙齿的变化。
幼年时期,肾气充盛则齿更发长;青少年时期精气充盛,真牙生长,骨骼强健,身体壮实,生机最为旺盛;中老年时期随着肾气不断衰减,骨骼越来越脆弱,牙齿也逐渐脱落。
肾气充沛则生长发育正常,若亏则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减退;成年人则未老先衰,出现乏力腰膝酸软等症。

肾主生殖

肾精来源于父母,禀受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对生殖机能有重要作用。
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会形成天癸,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在女性表现为月经来潮,在男子则表现为排泄精液,具备生殖能力。
若肾气不足,则月经推迟或闭经,男子若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肾气耗损,会出现阳痿早泄等病症。

肾主气化

肾气通过三焦布散周身,对全身各脏腑的功能有促进与推动作用。
肾气分为阴阳二气,气化作用主要通过肾阳来实现,肾为一身阳气之根,五脏之阳气均依赖肾气的支持。阳气主动,可以推动脏形体官窍功能的正常发挥,及精气津液等有形物质之间的代谢和相互转化。
肾为脏,主宰机体水代谢,肾在下焦,主纳气,可以促进呼吸功能,因此肺与肾之间的关系称为相生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 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肾主藏精
肾主生长发育
肾主生殖
肾主气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