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Qi Syncope
又称:中气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内科
名词解释
中气衰竭,或气机逆乱蒙闭诸窍所致的厥证。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病因病机
气厥由情志异常、精神刺激、素体虚弱等因素,致气机上冲逆乱,清窍壅塞,神明失养而成。
实证:肝气不舒,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清窍,故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握拳;肝气上逆,气机闭塞,肺气不宣,则呼吸气粗;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则四肢厥冷;气闭于内,则见脉伏,肝气郁滞未畅,则脉见沉弦。
虚证:元气素虚,又因悲恐或疲劳过度,一时气机不相顺接,中气下陷,清阳不升,因而眩晕昏仆,面色苍白,气息低弱;阳气虚衰,难以温通,则见肢冷;卫外不固,则见汗出;舌质淡,脉沉微,为正气不足之征。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张伯礼.中医内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