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Hematemesis
又称:呕血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内科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吐血是血由胃与食道而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暗,可挟有食物残渣,属血证中的一种。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病由胃络受损所致。其病因可为胃腑本身的疾患或他脏疾患损伤胃络,血溢胃内,导致胃气上逆,血随气逆,经口而出。
暴饮暴食、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致使湿热阻于胃中,热迫血行,血溢脉外,胃络受损,从而引起吐血。
肝气郁结,脉络郁滞,郁久而化火,逆乘于胃,导致胃络损伤,引起吐血。
劳倦过度,导致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胃内而上从口出。
病证鉴别
鼻腔、口腔、咽喉出血:吐血是血液经口吐出,与鼻腔、口腔、咽喉出血的部位较为相近,因而易于混淆。但吐血的患者其血经呕吐而出,血色大多紫暗,夹杂食物残渣,并且常有胃肝系疾病病史。鼻腔、口腔、咽喉出血的患者大多血色鲜红,且血液中不夹杂食物残渣。二者可借此进行鉴别。
预防调护
多食清淡之物,少食辛辣肥甘之品,切忌食用坚硬食物,以防止划伤消化道。
保持心情愉快,做到劳逸结合。
吐血较重的患者应时刻注意病情变化,尽早进行相关治疗。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张伯礼.中医内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