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Blood Disease
又称:血证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内科
名词解释
出血性疾病的统称。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临床特征
出血性疾病的统称,范围相当广泛。
表现为血液或从口、鼻溢出,或从尿道、肛门流出,或从肌肤外溢。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以风热燥邪为主;内伤多与喜食肥甘厚味、嗜酒、抑郁、体虚久病等因素有关。
病机可分为虚实两大类。
虚证主要是由于气虚不能摄血和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血溢脉外而出血。
实证主要是因火热内盛,迫血妄行而致出血。
此外,出血后所形成的瘀血也可使血脉瘀阻,导致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外溢,从而成为出血不止或反复出血。
治则治法
本病的治疗应遵循治火、治气、治血三大原则。
治火即泻火。
治气可分为清气、降气、补气、益气。
治血可分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张伯礼.中医内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