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摘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名词解释
随心神活动所做出的思维意识活动,当失去精神统领时,会表现为梦幻及梦游现象。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中医学中,五脏又称为五神脏,每个脏掌管相应的神志活动,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因此,魂是五神之一,受心神的支配。
肝藏血,血舍魂
魂是神的一种,受神的调控,而血是神和魂的物质基础。
肝主藏血,意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藏血功能正常,则化生和濡养魂,维持正常的神志及睡眠。
若肝血不足,魂失所养,会出现失眠、梦游、梦呓、多梦,或幻觉等临床表现。
神主宰魂
作为五神之一,魂的活动受到心神的控制。
魂多在夜间活动,此时神处于潜藏状态,潜意识之魂会主宰身体,因此睡眠时会出现做梦的现境。
如果人在日间经历了某些痛苦或悲伤的事情,在夜间梦境中就会有所反应,此时梦中多呈现水多或奔跑;若人在一段时间内情绪压抑,梦境中多会哭泣;若烦躁,胆小怕事,梦境中多出现死人等离奇景象。
神是清醒的意识状态下的精神活动,魂则是潜意识所主宰的活动。
肝不藏魂的治疗
肝不藏魂,多由于肝血不足,或剧烈的精神刺激所导致。
思虑过度,耗伤营血,血不养魂,魂则不能正常潜藏,出现多梦、梦游等表现,因此治疗时多从养血柔肝入手,可以用四物汤为主,或以酸枣仁、合欢花等代茶饮。
剧烈或持续的精神刺激会伤及心神,心神不能正常统领肝魂,出现魂不收敛的表现,如噩梦纷纭,胆小怕事,幻听幻视等,此时当以疏导为主,兼以重镇安神,可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柴芩温胆汤等加减治疗,或可以朱砂、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等置于枕头中,通过药枕达到重镇肝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 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洪新 中医基础理论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