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摘选
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灵枢·小针解》)
名词解释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统称,即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正气与邪气相对,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没有具体所指,在不同语境中正气有不同含义。正邪主要用以解释病机,邪气是发病的条件,正气是决定是否发病的内在基础。
正气的功能
正气是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保证机体不受外邪侵袭,得病后驱除邪气,以及促进康复与痊愈。正气的功能是一身之气功能正常的体现,不是某种气的作用,当然卫气在保护机体上有重要作用。
卫气来源于下焦,循行于上焦,主要起到防卫作用,是机体的第一道屏障。卫气不足时,邪气容易侵袭机体,卫气充足时,虽有邪气但也不会发病,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不足的治疗
机体每时每刻都处于邪气的侵袭下,许多不良作息与饮食习惯会消耗正气,导致防御体系的破坏,最终导致各种病症,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虚会导致外邪侵袭,反复出现外感,或感冒后难以痊愈;正虚会生内邪,导致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
正气不足时当先培补,有关病症往往虚实错杂,在扶正的同时注意祛邪,并尽量避免祛邪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