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Scant Menstruation
又称:月经涩少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妇产科
名词解释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经期不足2天或点滴即净为常见症的月经病。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月经是指胞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月”指周期“一月一行”,“经”指其“有常”,规律性。“肾-天癸-冲任-胞宫”月经调节机制失调,引发月经病。月经过少属于经量异常为主的月经病,经量明显少于平时的1/2,或少于20毫升,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则点滴即净。
病因病机
月经过少的病机责之冲任充盈不足和冲任气血不畅,一虚一实。如同自来水管,如果水源从源头不足,则出水少,若管道堵塞,出水亦会减少。
如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或产多乳众,肾气受损;或者素体血虚、久病伤血、营血亏虚、脾虚化源不足,都会导致冲任血海不充。
感受邪气,素多忧郁,气滞血瘀,血行不畅;素多痰湿,脾虚湿聚成痰,则血不畅行而行经量少。
鉴别诊断
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出血量明显少于一次月经量,出血时间较短,持续数小时至2~7天自行停止,或为带下中夹有血丝。
激经:妊娠早期每月仍按时少量行经,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
胎漏:月经过期未至,阴道少量出血,或伴轻微腹痛,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
异位妊娠:月经过期未至,阴道少量出血,或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剧痛,甚至出现昏厥或休克。
现代医学范畴
现代医学中子宫发育不良、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出现月经过少者,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治则治法
本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补肾养血,活血调经,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谈勇.中医妇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