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Labor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妇产科
古籍摘选
欲产时,觉腹内转动,即当正身仰卧,待儿转身向下,时作痛,试捏产母手中指中节或本节跳动,方临盆,即产。(《女科经纶·产后证上》)
百科解读
临产指胎儿“临盆即产”,预示着产程的开启。
临产征兆
了解临产征兆,从容应对产程的开启,是顺利生产和产后恢复的前提和保障。
孕妇感到呼吸困难缓解,胃压迫感觉消失,食量增加,这是宫底下移的征兆。
胎头下移使骨盆受到的压力增大,故腹坠腰酸。
胎头下移,骨盆压力增大,压迫膀胱、大肠,致大小便次数增多,且便后不觉舒服痛快。
由于雌激素分泌增多,阴道分泌物增多。
胎动次数减少,这是由于胎位已比较固定;但若持续半天时间仍感觉不到胎动,应请医生诊断。
子宫发生高频率的、不规则的阵痛。
由于子宫收缩,胎儿下坠入盆,胎膜和子宫壁逐渐分离摩擦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俗称“见红”。见红几小时内应到医院就诊。但有的见红后仍要等1~2天,有时是数天之后才开始出现有规律的子宫收缩。
生活经验
出现临产征兆时,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待产。
提早做好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临产时才能从容不慌张。
一般临产前半个月不宜远行,因为旅途中各种条件都受到限制,一旦分娩出现难产,可能危及母子安全。
临产饮食宜调,不可不食,受饥则临产之时,母亲无力;但也不可过食太饱,使儿气不能运,多导致子母受伤。
汤水饮用宜适量,引饮过多,膀胱胀满不利于生产,严重时可导致膀胱破损。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谈勇.中医妇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