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病色是指由疾病造成的面色及全身肤色变化。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病色的概念
病色,是指人体疾病状态时所呈现的皮肤色泽,以面部表现最为明显,故多指面色。病色区别于常色,也就是说和正常面色不同的就是病色。
人体肤色能够呈现出比较柔润的光泽,有赖于精气的充分滋养,只有脏腑功能正常,才能化生充足的精气,所以皮肤的光泽程度能够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
病色可以有晦暗枯槁者,可以有鲜明暴露者。晦暗是指皮肤枯槁,颜色阴晦灰暗,没有光泽,说明脏腑精气衰退,胃气不能上荣于面部,外荣于皮肤,因而显现晦暗之色。暴露,是指面部出现某种异常明显的颜色,说明对应脏腑的病色或者是真脏色显露于外。
病色的善恶
由于病情轻重不同,光泽也有不同变化,所以病色又有恶善之分。善色指肌肤的颜色光泽度比较好,说明脏腑功能尚好,这种病色表示预后良好;恶色则指肌肤的颜色光泽很差,晦暗枯槁,说明脏腑精气衰败,往往预后不良。区分善色和恶色,是观察病色的关键。
病色的善恶动态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顺逆变化,如果由善色转恶,是病情加重;由恶色转善,为病有转机,可能好转、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