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Kidney Meridian(KI)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经络
古籍摘选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灵枢•经脉》)
经名由来
阴阳学说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内为阴,外为阳;脏为阴,腑为阳。走行于人体内侧(腹侧面),隶属于一脏者,命名为阴经;走行于人体外侧(背侧面),隶属于一腑者,命名为阳经。
经脉中,阴气轻重、阳气强弱有别,因此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太阴、厥阴、少阴,代表阴气由轻到重;太阳、少阳、阳明,代表阳气由强到弱。
上为手,下为足。走行于上肢的经脉,经名前冠以“手”字;走行于下肢的经脉,经名前冠以“足”字。
足少阴肾经之脉,走行于下肢内侧后缘,故属足三阴经之一,该经隶属肾脏,故名肾经,该经在三阴经中阴气最重,故名少阴。
经脉循行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上接足太阳膀胱经,下接手厥阴心包经。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缘,胸腹部任脉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