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potassium
英文简称:K
标本类型:血清
所属项目:血液生化检查
相关疾病:
升高:肾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间质性肾炎、狼疮肾、移植肾等
降低:原发性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长期大量使用髓袢或噻嗪类利尿剂等
什么是钾
钾(potassium)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90%的摄入钾离子通过肾脏排泄。排泄钾离子量与摄入量相关,即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但是不吃也排。主要生理功能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肌肉、神经的应激性;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代谢。
适合检查的人群
怀疑电解质代谢紊乱的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静脉采血。
检查前
是否空腹:否。
检查前,白天清淡饮食,忌烟酒。
参考区间
3. 5~5.5mmol/L(离子选择电极法)
(数据来源:潘祥林,王鸿利.实用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临床意义
升高提示高钾血症,钾离子浓度高于5.5 mmol/L。
高钾血症可引起严重的肌肉、心肌和呼吸功能的抑制性应激紊乱,以及心电图改变(P波消失,T波和QRS波群改变),常见于血钾>7mmol/L时;>10mmol/L即可发生心室纤颤,心脏停搏而致死亡。见于:
肾脏功能障碍使排钾减少,如少尿、尿闭、尿毒症,又如急性肾衰竭、大出血使肾血流量锐减、血压下降,伴休克。
释放性高钾血症,如输血事故、重度溶血反应、组织大量破坏使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出来。
组织低氧,如急性哮喘发作、急性肺炎、呼吸障碍等。
皮质功能减退,如艾迪生病,远曲小管泌钾减少,造成高血钾、低血钠。
含钾药物及潴钾利尿药的过度使用,如注射大剂量青霉素钾等。
降低提示低钾血症,钾离子浓度低于3.5 mmol/L。
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消耗性疾病。
消化道丢失,如重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肠瘘等。
肾脏丢失,如原发性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长期大量使用髓袢或噻嗪类利尿剂等。
其他,如碱中毒、胰岛素使用过量、甲状腺功能亢进、钡中毒、粗制棉籽油中毒等。
小贴士
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必须由临床专业医师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全面综合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实用检验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 潘祥林,王鸿利.实用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