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胸痹

英文名称:Chest Impediment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内科

古籍摘选

胸痹之病,息咳,胸背痛短气寸口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匮要略·胸痹心痛病脉治》)

名词解释

不振,以胸闷作性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疾病。

疾病特点

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中年以上人群多发。

病因病机

可由感受风寒、寒邪直中、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情不调、年老体等,导致气运行不畅,痰浊、瘀血内生,痹阻心脉,形成胸痹。

现代医学范畴

现代医学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与本病密切相关,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证鉴别

悬饮: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呼吸时疼痛加重,多伴有咳嗽咳痰系证候。
胃脘痛:以胀痛为主,与饮食相关,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症状
真心痛: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危重急症。

治则治法

当泻,治以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本虚宜补,治以补气温阳,滋,纠正脏腑之偏衰,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

预防调护

患者应经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避免情志为害。
本病的诱发或发生与气候异常变化有关,故要避免寒冷。
发作期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缓解期要注适当休息,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劳逸结合。
随身常备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以备发作时服用。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张伯礼.中医内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疾病特点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范畴
病证鉴别
治则治法
预防调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