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恶寒是一种自觉症状,经常在临床问诊中被发现。
问诊意义
问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之一,问诊是指采用对话方式,向病人及其知情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现有疾病表现、病史、治疗经过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并首创“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症状表现
恶寒,是指患者感觉怕冷,但是在多加衣服、烤火等增加环境温度的措施后身体发冷仍然不能有效缓解的症状。
恶寒要与常见的恶风、畏寒加以区分,畏寒是指患者到达温暖的室内、或增添衣物、或烤火取暖,怕冷的感觉可以有效缓解,恶风是指患者遇到风就感觉冷,但只要有效避开风就可缓解。
一般来说,恶寒畏寒的患者都有恶风的症状,恶风的人大部分也有恶寒的症状,也就是恶寒、恶风和畏寒只是程度的不同,就是常说的“轻则恶风、重则恶寒”。
病因病机
恶寒一般因身体感受外邪所致,例如中医理论《证治汇补·恶寒》中就有描述:“外感恶寒,虽近烈火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