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喉痹

英文名称:Throat Impediment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各科—耳鼻喉口齿科

古籍摘选

结,谓之喉痹。(《素问·阴阳别论》)

名词解释

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不适,吞咽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喉痹是指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出现异物哽阻感、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表现为咽喉部位痹阻不通,根据具体症状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者主要以咽部疼痛为主,吞咽时加重,相关检查可见咽部黏膜红肿,咽后壁有脓点,其病程较短。
慢性者症状则主要以咽部异物感、哽哽不利为主,还可出现咽干、咽痒、咽部灼热感等不适,可反复作,病程一般比较长,相关检查可见咽黏膜肥厚增生,咽后壁有颗粒状突起,或可见咽部黏膜干燥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是由诸失和,咽喉痹阻所致。
其具体病因病机与外邪侵袭、热盛、肺肾阴虚脾气虚弱、脾肾阳虚、痰凝瘀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现代医学范畴

本病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咽炎等疾病较为相似。
急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的红肿疼痛、吞咽感觉不适等症状,与中医学中的喉痹病相似,因此可参考喉痹进行中医辨治疗。

喉痹与乳蛾

二者均可出现咽部疼痛、有异物感等表现,其临床症状极为相似,常易混淆。
乳蛾的病变部位在喉核,可见喉核红肿,表面有脓点;喉痹的病变部位则在咽部,咽喉壁有脓点或颗粒状突起,但喉核一般无明显红肿及脓点。二者可依上述内容加以鉴别。

治则治法

吹喉法:可将具有清热止痛利咽作用的中药制成粉剂,直接吹喷于患处以缓解症状。
含漱法:可酌情选用银花、薄荷甘草桔梗菊花等中药煎含漱。
含噙法:将具有清热止痛利咽作用的中药制成丸剂片剂含服,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咽喉,以缓解症状。

预防调护

应做到饮食有节,少食肥甘厚腻及生冷寒凉之物,戒除烟酒;咽部红肿疼痛者,忌辛燥食物。
做到起居有常,早睡早起。注防寒保暖,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空污染。
适当增加体育运动,劳逸结合,在增强体质的同时避免过度劳累。
平时保持情舒畅,减轻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刘蓬.中医耳鼻喉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古籍摘选
名词解释
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临床表现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范畴
喉痹与乳蛾
治则治法
预防调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