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肠功能障碍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肠功能障碍?

  • 肠功能碍是指因各种疾病所致的肠消化、吸收障碍和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营养不良、肠黏膜损伤和肠源性感染。

  •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由于疾病、放化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烧伤器功能不全等因素导致。

  • 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包括肠黏膜屏障受损、肠微生态紊乱、肠道动力障碍、免疫功能受损等几个方面。除原病的症状表现外,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下消化道大量出(黑便或便血)、肛门停止(或减少)排、排便、不能耐受某些食物等症状。

  • 治疗方法包括积极控制原发病、重要脏器对症支持治疗、肠道治疗。

  • 肠功能障碍可造成肠道屏障破坏及通透性增加,内毒素移位,尤其以为主,造成各个脏器损害。早期药物干预能明显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消化内科

为什么会得肠功能障碍?

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怎么知道得了肠功能障碍?

  • 患者可表现为各种原发病的症状表现。

  • 可在原发病基础上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下消化道大量出血(黑便或便血)、肛门停止(或减少)排气和排便等。

  • 常伴有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可出现不能耐受某些食物(如牛奶)等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肠功能障碍?

确诊肠功能障碍可行肠黏膜渗透性检测、间接测定法。

  • 肠黏膜渗透性检测

    肠黏膜渗透性检测的方法较多,各种单糖和多糖吸收、排出试验和核素示踪法。

  • 间接测定法

    间接测定法指抽吸上段空肠内容物检测细菌数,各种氢呼出试验检测肠道内有无细菌过度生长,从而间接评估肠道功能。

    上述各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尚有争议,在危重患者中难以应用。

医生是怎么诊断肠功能障碍的?

肠功能障碍多样,难以综合归纳,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尚无共识,临床有人建议消化道出血量达到2000ml以上,诊断胃肠功能衰竭,但仍无统一肠功能障碍评分及分级标准。

肠功能障碍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 肠功能障碍需要与上消化道出血、胃肠道炎症、全身感染鉴别。

  • 医生通过病史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怎么治疗肠功能障碍?

积极控制原发病、重要脏器的对症支持治疗、肠道治疗。

  • 积极控制原发病。

  • 对重要脏器的对症支持治疗。

  • 肠道治疗,包括经胃肠道营养支持治疗;应用微生物巩固肠道生物屏障,恢复肠道菌群生态平衡;选择性肠道去污以及选用中医中药治疗等。

肠功能障碍有哪些危害?

在危重患者中,肠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最后危及生命。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肠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器官障碍,营养支持的发展帮助解决了营养不足的问题,也有利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维护。

怎么预防肠功能障碍?

  • 保持均衡合理的营养方式,避免饥饿、节食等。

  • 及时治疗肠道内外的原发病。

概述

肠功能障碍是指因各种疾病所致的肠消化、吸收碍和屏障功能损伤,导致营养不良、肠黏膜损伤和肠源性感染。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肠道仅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但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存在大量致病菌、素和异种抗原,并不引起疾病,表明肠道对上述物质具有屏障作用。研究明肠道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人们认为肠道不仅是MODS的靶器官,更是MODS的启动者。近年来,肠道屏障功能已成为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肠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是导致SIRS、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一个重要因素。

病因

肠黏膜屏障损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所致。
1.严重的创伤烧伤、感染、休克等导致肠道有效循环量不足,缺血、缺状态激活黄嘌呤氧化酶,产生过量氧自由基,损伤肠黏膜。
2.各种原始打击降低肠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减少肠上皮细胞能量供给,影响肠黏膜修复。另外,因谷酰胺(GLn)作为肠上皮细的主要能源,可以保护上皮细胞对抗内毒素/氧化物相关的损害,创伤后肠道摄取、利用及GLn主要解酶活性均明显下降,也影响到肠黏膜修复。
3.肠腔细菌过度繁殖,黏附到肠壁的细菌增多,定植机会增加,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和毒素,破坏肠黏膜结构。
4.肠道抗原递呈细胞激活,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引起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

临床表现

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肠黏膜屏障受损
机体肠黏膜屏障遭到破坏,细菌/内毒素移位,可形成肠源性菌血症和内毒素血症,继而诱发MODS。MODS伴随的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又进一步加重了肠黏膜损伤。参与此过程的各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相互作用,炎症反应扩大,形成恶性循环。
2.肠微生态紊乱
一旦肠道中菌群数量和(或)定位发生变化,例如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就可以抑制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厌氧菌的正常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细菌/内毒素大量移位,可形成肠源性菌血症和内毒素血症,感染组织器官。
3.肠道动力障碍
正常情况下,肠蠕动是肠道非免疫防御的重要机制,它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也是肠腔内环境的“清道夫”,可防止肠内有害物质(包括内毒素)的积聚,限制细菌生长。肠蠕动过慢、过弱或肠梗阻可引起肠内细菌过度生长而导致“小肠细菌污染综合征”。
4.免疫功能受损
主要表现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减少,合成sIgA的浆细胞数量减少以及被sIgA包被的革兰性菌减少,肠道抵抗力下降,肠内细菌/内毒素移位增加。

检查

1.肠黏膜渗透性检测
检测的方法较多,各种单糖和多糖吸收、排出试验和核素示踪法。
2.间接测定法
抽吸上段空肠内容物检测细菌数,各种氢呼出试验,检测肠道内有无细菌过度生长,从而间接评估肠道功能。
上述各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尚有争议,在危重患者中难以应用。

诊断

肠道功能多样,难以综合归纳,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尚无共识,临床有人建议消化道出血量达到2000ml以上,诊断肠功能衰竭,但仍无统一肠功能障碍评分及分级标准。

治疗

除积极控制原发病及对重要器的对症支持治疗外,对肠道的治疗主要有经胃肠道营养治疗、防止肠黏膜屏障破坏,应用微生物巩固肠道生物屏障,恢复肠道菌群生态平衡,选择性肠道去污以及选用中医中药治疗等。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 肠功能障碍[J].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8(2):63-65.

[2] 任建安, 黎介寿. 肠衰竭的认识与进展[J]. 中国用外科杂, 2003, 23(1):37-38.

[3] 王茂贵. 小儿胃肠道特点、黏膜屏障与胃肠功能障碍[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 16(1):2-5.

[4] 赵祥文.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小儿胃肠功能障碍概述[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 16(1):1-2.

[5] 景斌荣, 吴小梅.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辩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 16(1):9-10.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什么是肠功能障碍?

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肠功能障碍?

怎么知道得了肠功能障碍?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肠功能障碍?

医生是怎么诊断肠功能障碍的?

肠功能障碍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肠功能障碍?

肠功能障碍有哪些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怎么预防肠功能障碍?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