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听力减退

概述

当听觉系统的传音或感音部分生病变或功能上出现损伤时,即产生听觉碍,通常称为听力减退。听力减退的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为重听,重者为耳聋。一般所说的聋人是指用听力几乎全失。

病因

1.炎症:如急、慢性中耳炎等。
2.肿瘤:如中耳癌等。
3.其他:如中耳胆脂瘤、耳外伤、外耳道外生等。

检查

1.体格检查
通过听力检查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等。中耳胆脂瘤一般有较重传导性聋,如病变波及耳蜗,耳聋呈混合性。急性中耳炎多为传导性耳聋。
2.影像学检查
(1)颞骨CT检查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有胆脂瘤的患者行高清晰度螺旋CT(HRCT)检查,可以确显示胆脂和骨的侵袭,可以显示软组织结构的范围,听小骨的改变以及面经管、半规管、颅骨的骨性异常等。
(2)MRI可明确肿瘤侵犯范围,并可以协助制定治疗方案。
3.病理检查
对可疑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

鉴别诊断

引起听力减退的疾病很多,以下列举了几个可引起听力减退的疾病。
1.急性中耳炎
突然发生的耳部疼痛,常伴有感冒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患者在鼓膜穿孔前疼痛较剧烈,穿孔后患耳有脓流出疼痛可缓解,耳鸣耳闷并伴听力轻度下降。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儿童可伴高热,并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外耳道外生骨疣
体积较小时可无任何症状,长大后可引起耳闭塞或闷胀、听力减退和耳鸣。较大的个别外生骨疣刺激耳道的皮肤,产生压迫性疼痛。由于挖耳或取出耵聍时容易损伤外生骨疣处的皮肤,洗澡、游泳时进入外耳道内没有排尽,因此很容易产生外耳道湿疹及炎症,引起分泌物外溢及剧烈的疼痛等症状。
3.中耳胆脂瘤
如果同时伴有感染,临床上以耳内长期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患者病史长,耳道长期持续或间断流脓,有特殊恶臭。早期中耳胆脂瘤如不伴有感染,症状不明显,可以只表现为耳闷。
4.中耳癌
表现为耳长期流脓,脓带,耳跳痛,向周围放射的、剧烈的疼痛,听力减退严重,可有面瘫、头晕。中耳乳突有骨质破坏病变。

治疗原则

针对引起听力减退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概述
病因
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