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医认为体寒大部分与虚寒有关,即体质虚且寒。中医的“八纲辨证”将病症分成“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个方面。虚寒就是虚和寒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体质虚寒的人主要变现为怕冷、手脚冰凉、喜暖、小便清长、大便稀。长期处于寒性体质,女性会影响到生育、月经等,男性会引发性功能障碍。
病因病机
1.感受寒邪
体质因素与生活习惯交错而病,多因素导致正气亏虚,即体虚,复因摄生不慎,过食生冷,耗伤阳气,感受寒邪。
2.阳虚阴盛
内伤久病,阳气虚弱而阴寒偏盛,属虚寒,阴寒内盛,形体失于温煦,表现为体寒。
临床表现
常出现面色苍白,口唇色淡,容易疲劳,怕冷怕风,手脚冷,喜进热饮、热食,常腹泻,舌淡苔白,脉紧或迟,易患各种痛症如腹痛、痛经、关节痛等。女性在生殖方面表现为痛经比较严重,腹部或腰部冷痛,月经推迟或者量少,血块多、血色暗甚至出现生理期紊乱等。男性泌尿生殖等方面会表现为有尿频或尿液不易排出,小便颜色淡甚至男性不育。
辩证施治
1.感受寒邪
症状:恶寒,四肢厥冷,脘腹冷痛,喜暖,肠鸣腹泻,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白,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
方药:附子理中丸
2.脾肾阳虚
症状:畏寒,肢凉,口淡不渴,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面色晄白,可兼身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右归丸
预防保健
1.每晚热水泡脚。
2.不穿塑身内衣,少穿丝袜、裤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不吃冷食。
4.多做运动。
5.少吃寒凉食物,适当补充一些热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