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气血两虚

概述

中医候名,是指气虚血虚的证候兼并出现。多以心脾两虚为主。

病因病机

吐血便血崩漏或外伤急性失,可造成急性气血两虚,或亡阳亡阴。但临床常见气血两多见于久病不愈,慢性失血,或脾胃虚弱,导致血生成不足。可因气虚不能生血而致血虚,亦可因血虚不能载气而致气虚。

临床表现

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爪颜色淡白,或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形体消瘦,手足麻;舌质淡白,细无力。

辩证施治

气血两虚证多见于系、病证,可见于心悸、不寐健忘、癫证、癫痫眩晕阳痿郁证等。
1.心悸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汤。
2.不寐
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
3.健忘
症状:健忘失眠,心悸神倦,纳呆气短,脘腹胀满,舌淡,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
4.癫证
症状:精神恍惚,心悸易惊,善欲哭,肢体困乏,饮食锐减,言语无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养心汤合越鞠丸
5.癫痫
症状:反复癫痫,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方药: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6.眩晕
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爪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升麻葛根柴胡
7.阳痿
症状:阳痿不举,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
8.郁证
症状:多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秒懂视频
气血两虚的症状有哪些?
概述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