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total bilirubin
英文简称:TBil
标本类型:血清
所属项目:血液生化检查
相关疾病:
升高: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寄生虫性肝病、肝硬化、肝癌、肝内结石等
降低:急性黄疸肝炎恢复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什么是总胆红素
胆红素(bilirubin)是种橙黄色的色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中分解破坏的产物。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与排泄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或黄疸。胆红素含量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适合检查的人群
黄疸患者。
肝脏疾病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静脉采血。
检查前
是否空腹:是。
检查前,白天清淡饮食,忌烟酒。晚上10点以后禁食水,次日早晨空腹检查。
参考区间
新生儿:0~1天为34~103μmol/L;1~2天为103~171μmol/L;3~5天为68~137μmol/L
成人:3.4~17.1μmol/L
(数据来源: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升高
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
浓度为17.1~34.2μmol/L,肉眼不可察觉。
浓度大于34.2μmol/L,肉眼可观察到皮肤、巩膜、黏膜等黄染。浓度34.2~171μmol/L提示轻度黄疸;171~342μmol/L提示中度黄疸;342μmol/L以上提示重度黄疸。
判断黄疸类型。
肝前性黄疸,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新生儿黄疸、烧伤、疟疾等。
肝细胞性黄疸,急性病毒性肝炎,细菌性与寄生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
肝后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胆道疾病等。
降低
降低见于急性黄疸肝炎恢复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小贴士
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必须由临床专业医师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全面综合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实用检验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 潘祥林,王鸿利.实用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