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医学+优质原创科普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
在手机上浏览本网站

痛经
注:此为通俗版点此进入专业版

什么是痛经?

  •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可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

  • 痛经分为原性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90%以上;继发性痛经通常由器质性盆腔疾病引起。

  •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有关。

  • 痛经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后下腹部耻上疼痛,常呈痉挛性,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 继发性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出现,有妇科器质性疾病或宫内节育器放置史者多见。

  • 痛经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 痛经的危害有月经期疼痛、甚至恶呕吐,可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妇科或妇产科。

为什么会得痛经?

  •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过多有关。

  • 继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原发病有关。

怎么知道得了痛经?

  • 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月经第1日疼痛最为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

  • 继发性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出现,多有妇科器质性疾病史或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妇科检查有异常发现。

  • 痛经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后下腹部耻骨上疼痛,常呈痉挛性,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有面色发白、出冷等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痛经?

超声检查

  • 若无异常,排除妇科器质性病变,可诊断原发性痛经。

  • 若有异常,有妇科器质性病变,即为继发性痛经。

医生是怎么诊断痛经的?

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诊断痛经,但需要超声检查了解有无生殖器官疾病,确定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

  • 临床症状:月经来潮后下腹部耻骨上疼痛,常呈痉挛性,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 原发性痛经妇科检查无异常。

  • 继发性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出现,多有妇科器质性疾病史或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妇科检查有异常发现。

痛经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等引起的疼痛相似,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妇科检查鉴别。

怎么治疗痛经?

原发性痛经主要靠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继发性痛经主要依靠治疗原发病。

一般治疗

适度的心理治疗,可以消除紧张和顾虑;还需要保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进行规律而适度的锻炼,均能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

  • 使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缓解疼痛。

  • 口服避孕药,可以抑制排卵,减少月经经的前列腺素含量,也能缓解疼痛。

痛经有哪些危害?

月经期间下腹疼痛不适,影响平时的生活、学习及工作。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是对症治疗,疼痛严重难以忍受者可服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继发性痛经只有在治疗好原发病后,痛经才会减轻或者消失。

怎么预防痛经?

  • 经期及经期前后注保暖。

  • 保持个人卫生清洁。

  •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心情愉快。

  • 积极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自身体质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

概述

    痛经(dysmenorrhea)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

病因

1.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状态而出现痛经。
2.血管加压素、内源性缩宫素以及β-内啡肽等物质的增加。
3.精神经因素。
4.继发性痛经常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

临床表现

1.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为主要症状。继发性痛经症状同原发性痛经,由于内膜异位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常常进行性加重。
2.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一般不伴有腹肌紧张反跳痛
3.可伴有恶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 
4.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诊断

根据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相鉴别。
1.子宫内膜异位症
(1)症状:痛经、不孕
(2)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盆腔CT及及MRI)发现内异症病灶,血清CA125平轻、中度升高。
(3)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通用方法。在腹腔镜下见到大体病理所述典型病灶或对可疑病变进行活组织检查即可确诊。
2.子宫腺肌病
①症状:痛经;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出血);
②妇科及辅助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影像学检查(盆腔B超)、血清CA125等提示。

治疗

痛经在女性中是常见的症状,未婚前痛经待年长后特别是婚后生育过后,痛经自然会消失,可不必治疗。个别情况除外。但是痛经的疼痛时间长达3天者,影响生活者应当予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止痛,镇静为主。
1.一般治疗
(1)重视心理治疗,消除紧张和顾虑。
(2)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规律而适度的锻炼,戒烟。
(3)疼痛不能忍受时辅以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
(1)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痛经,曼月乐环为首选。
(2)口服避孕药  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有效率达90%以上。
(3)非处方药  对乙烯基酚、对乙烯氨基酚加帕马溴、乙烯水杨酸阿司匹林)。

预防

1.经期保暖,避免受寒及经期感冒
2.经期禁食冷饮及寒凉食物。经期禁游泳、盆浴、冷水浴。
3.保持阴道清洁,经期卫生。
4.调畅情,保持精神舒畅,消除惧心理。
5.如出现剧烈性痛经,甚至昏厥,应先保暖,再予解痉镇痛剂。 
6.多喝热牛奶。如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可以缓解痛经。
7.练习瑜珈,弯腰,放松等动作更能松弛肌肉及神经,且体质增强有助改善经痛。
8.积极正确地检查和治疗妇科病,月经期应尽量避免做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及各种手术,防止细菌上行感染。患有妇科疾病,要积极治疗,以祛除引起痛经的隐患。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百科名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秒懂视频
什么是痛经?

什么是痛经?

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为什么会得痛经?

怎么知道得了痛经?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痛经?

医生是怎么诊断痛经的?

痛经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怎么治疗痛经?

痛经有哪些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怎么预防痛经?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